关闭引导
狮山:窑火重燃,千年官窑焕新彩
2025-07-05 20:45:18
广州日报新花城

7月5日,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幕,“南粤古驿・十里官窑”官窑水泥厂及马步头周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步启动。这两个项目作为重现官窑曾经“十里长街十里商”繁华景象的文化引擎、活力之源,不仅延续了千年官窑的文脉,更以创新模式激活区域经济,成为南海区“三区三带”、水上南海和人文经济的重要实践。

五牌同揭:“五星连珠”重新诠释狮山官窑文化

历史上,官窑曾是唐宋时期皇家御用瓷器的烧造中心。官窑水道还是“南海县”、广州城取道北江上中原的主航道,岭南地区的人流、物流由此徐徐北上,故宋代以来商旅频繁,在清代乃至民国初年最为鼎盛,其时河堤上的墟市东西走向呈一字形,全长10华里(5公里),故有“十里长街”之美称。沧海桑田,繁华不在,官窑的窑业也已不在,但众多古驿道、旧街巷与古建筑却存留至今,记录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断面,成就了“中国唯一活着的官窑”。


当天,随着官窑文化艺术中心、李见深国际陶艺工作室、官窑三宝空间营造社、全球艺术家南海驻地中心以及狮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五牌同揭”,“五星连珠”重新诠释狮山官窑文化。而在官窑文化艺术中心的烧制电窑室,一场开窑仪式,见证千年官窑在“新窑”中涅槃重生。

官窑文化艺术中心由原珠江纵队队部旧址改造而成,作为“十里官窑”文旅街区的“文化引擎”以及连接郁水官驿文化带的“精神驿站”,将优化整合官窑片区乃至整个狮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在地文化,以李见深为核心,广纳全球陶艺家甚至建筑师、音乐家、摄影家、美食家、科学家到狮山驻留、采风、创作,激活南海狮山人文经济新活力,打造成为国际艺术驻留中心的“样板间”、湾区文化艺术交流的活力区。

空间重塑:老旧厂区改造为城市更新标杆工程

作为“十里官窑”文旅街区的核心,“南粤古驿・十里官窑”官窑水泥厂及马步头一期改造项目先行启动区动工,总投资约2.7亿元,总改造范围近350亩,将打造为集“文化创意、电商平台、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夜经济消费”于一体的活力街区。该项目作为南海区城市更新的标杆工程,以“一心一轴三核多节点”为骨架:“一心”是以官窑水泥厂为中心的工业文创艺术街区;“三核”包括共享办公、商业零售、官窑粮仓三大核心区;“多节点”是通过西南涌滨水走廊、沿江路及古驿道,串联历史人文建筑与公共空间。


本次先行启动区将优先推进官窑粮仓片区与儿童公园的改造并同步实施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项目的全域开发奠定基础。官窑粮仓片区毗邻官窑文化艺术中心,是项目的三大核心区之一,也是本次先行启动区的重点改造区域。片区内计划拆除约700m²密集破损建筑,释放沿江路入口广场,重塑片区空间;本次改造还将增设二层连廊平台,把江景引入街区,立体连通区域空间。粮仓对面的儿童公园将以“狮文化”为主题进行打造,计划增设狮头滑梯、狮衣翻板墙等特色设施,并通过架空步行廊桥连接滨湖景观。

此外,项目还将对范围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预计新建或改建道路约2.2万㎡、改造人行道约1.4万㎡,优化驿园西路、沿江路等交通动线,完善雨污管线、强弱电等基础设施。同时采用了“小尺度、渐进式”的更新模式,保留在地居民生活肌理的同时,引入新业态,实现“新老共生”“传统与新兴业态混合”的可持续街区生态。

窑火辉映:打造“文化+”跨界融合新业态

开幕仪式的一大亮点,是咏春拳、乐安花灯等展演,将陶瓷文化与非遗相结合,区镇主要领导、主礼嘉宾全程穿着香云纱,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展示与传递南海非遗的魅力,成为最强“代言团”。


“官窑文化艺术中心的落地,标志着千年窑火重燃。我号召广大企业家、艺术家、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到官窑的复兴计划中来,让官窑重新燃起的星火,能够烧成熊熊大火,重振官窑的陶瓷文化和陶瓷事业。”顾耀辉表示,无论是“香云纱+”牛仔,还是官窑陶瓷,都是南海本土文化和产业很好的结合,体现了很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其他行业也是如此。顾耀辉希望狮山继续打牢基础、敢作善为,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一是加快提升区域能级。借助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东风,以文化艺术中心为重要节点,做大做强“南粤古驿·十里官窑”载体,不断挖掘老文脉、构建新场景、打造国际范,进一步丰富“三带三区”“水上南海”工作内涵;二是持续推动产业融合。持续举办多层次、多领域的“艺企同行”活动,为更多艺术家、企业家及生活家搭建平台、链接资源、促成合作,立足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不断丰富“文化+”“艺术+”跨界融合新业态;三是创新实施城市更新。强化人文思维、运营理念,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挖掘在地文化资源,赋能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和闲置空间盘活改造,延续地方文脉与集体记忆,让城市更具活力、更具美感。

文旅搭台,经济唱戏。狮山将进一步深化文旅资源全链条串联整合,打造更多“文化+”跨界融合新业态;激发艺术家、企业、群众广泛参与,推动文旅“流量”更好转化为经济“增量”,“旺丁”更要“旺财”;坚持人文引领、科技驱动,高位推进佛山战新产业中心、佛北城市中心建设,以改革的举措、创新的办法培植人文生态,助力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健源 通讯员:狮宣
图/通讯员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罗林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