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gz-cmc.com
https://huacheng.gz-cmc.com
c3d07438747049c8b2bfb8ba2a92a7b5
e4a5214b91744563b16cf978229f244a
5e88c884e2ed4e7a9a8d5225c299f707
广言广言 | 网络“黑嘴”中伤企业,就该凉凉
近期,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一批涉企违规账号,如“柴怼怼”“车说道”等被点名。
网络“黑嘴”,臭名昭著。它们并非形似乌鸦,而是心黑嘴毒,惯于在舆论场颠倒黑白、抹黑诋毁,“暗”箭伤企。纵观典型案例:有的无中生有,恶意“泼脏水”、蓄意“敲竹杠”,胁迫企业“合作”;有的蹭炒热点,组织“水军”兴风作浪,专门打击竞争对手;还有的移花接木,伪装成企业家或专家,借机“捞钱”……总而言之,捕风捉影、敲诈勒索、恶意攻讦,可谓“样样精通”。
毋庸置疑,社会监督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养分,但网络“黑嘴”一张口,便肆意逾越合理边界。尤其在后真相时代,一点偏见、一个谣言、一次误会,一旦触网,便如火星落入草垛,燃起漫天大火。企业遭“黑嘴”围攻,往往蒙受不白之冤、承受无妄之灾,谈何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网络环境也是营商环境。近年来,网信部门持续亮剑,将打击恶意损害企业和企业家声誉作为重点,有效遏制了伤企乱象。此次专项行动应对新变化、对准新变种,正是治理的延续,能形成强大震慑。但也要看到,网络环境复杂多变,钳制“黑嘴”仍需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出手要快。网络平台切实承担主体责任,优化内容审核机制,铲除“黑嘴”赖以“带节奏”“博眼球”“吸流量”的土壤,让企业摆脱“舆情恐惧症”,心无旁骛谋发展。
惩治要严。很多时候,低廉的造谣成本与高昂的维权成本之间的落差,无形中滋长了“黑嘴”的嚣张气焰。必须大幅提升打击的精准性和力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让监管真正“长牙带刺”,使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防护更牢。钳住“黑嘴”不能仅靠运动式措施,必须构建系统化的常态长效防护网。比如,广东开设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涉企侵权举报专区,提高涉企侵权举报处置效能。
市场水清,企业“心安”,经济发展的步伐方能铿锵有力。面对网络“黑嘴”,必须出手快、惩治严、打击狠、零容忍。如此,“黑嘴”才能彻底闭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庹亚男
视频/数字人生成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庹亚男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冬梅
https://pgcoss.gzcmc.net/default-image/default-share-image.jpg
1
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