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健身房设置了“年龄门槛”,将老年人拒之门外,引发了广泛关注。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突发状况风险稍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一些商家选择“一刀切”拒绝。这种做法看似省心,实则简单粗暴。它忽视了老年人个体健康的巨大差异,也回避了老年人的合理需求。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3亿,他们在健身、旅游、学习等方面需求旺盛,是重要的消费力量。而“年龄歧视”不仅暴露了社会服务的结构性短板,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银发经济发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让辛苦大半辈子的老人,也能自由健身、租房旅游,是一道必答题。从制度上看,尽管法律规定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诸如租房限制、健身房闭门谢客之举,是否属于歧视老年人,显然值得斟酌。尽可能减少法律上的模糊地带,无疑是对老年人加了一道保护墙。老去是每个人必经之路。消除年龄偏见,创造适老条件,让老年人融入社会,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不仅关乎个体权益,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庹亚男
视频/数字人生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