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光曜岐黄”大湾区中医康养区共建共治共享项目启动
2025-06-21 20:33:13
广州日报新花城

“月光光,照地堂,五千年的华夏医道源远流长……”6月21日上午,主题曲《羊城杏林谣》在广州市越秀区五仙观广场响起,广东童谣、流行曲和粤语Rap伴随融入广府文化和中药知识的歌词点燃全场气氛。这是岭南特色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方式,也是越秀区光塔街“光曜岐黄——大湾区中医康养区共建共治共享项目”正式启动的序幕。该项目展现了光塔街中医康养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更以年轻化、时尚化的方式重新诠释传统智慧,成为光塔街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推动街区产业升级的有力举措。


漫游光塔中医药文化康养citywalk

目前,越秀区正加快推进大湾区中医康养街区项目,全速建设粤港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

在启动仪式上,光塔街精心打造的“漫步光塔,不岐而遇”中医药文化康养线路正式发布。这条线路不仅是康养之旅,更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动实践。

市民游客沿着线路,不仅能触摸到岭南中医药的历史脉络,还能在各个站点感受到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南粤先贤馆、五仙观药王殿、怀圣寺、广东省中医院、大德国医坊、惠福堂中医康养中心等站点,串联起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康养体验。

中医康养服务普惠化、常态化

为更好地推动中医康养服务的开展,构建“人人参与、互助共享”的康养服务体系,光塔街结合2025年中医康养文化惠民项目,推出了“康养积分银行”项目。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爱心捐赠、激励志愿服务、帮扶困难群体,形成了“公益循环+健康服务”的创新模式,推动中医康养服务普惠化、常态化。

“康养积分银行”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又一创新实践。街道和社工站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爱心企业、单位和群众捐赠中医康养物资及资金,形成可持续的公益支持网络。具有中医推拿、针灸、理疗等资质的志愿者精准对接辖区内困难群体的中医康养需求,通过康养志愿服务获得康养积分激励。积分可以兑换中医服务和物资,从而建立起“资源捐赠—志愿服务—积分激励—困难帮扶”的良性循环机制。在启动仪式上,签约康养积分银行的爱心企业向光塔街道捐赠了中医药膳、中医药茶饮、康复理疗惠民礼包等共计1650份,用于惠民服务。

光塔街道办事处为爱心企业举行了授牌仪式,同时为由省中医院、广州市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光塔街社卫中心组成的“岐黄康护”志愿队举行了授旗仪式。接下来,志愿者们将穿梭于光塔街的大街小巷,凭借中医医术汇聚温暖服务,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国潮康养集市创新体验

随着“光曜岐黄——大湾区中医康养区共建共治共享项目”的启动,为期一周的“杏林雅集”光塔街中医康养文化周也正式开启。通过富含国潮元素的中医康养集市和专场活动,打造年轻态、多元化、有活力的中医康养社区文化生活,号召居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全运会预热添彩。

居民可以在集市上看皮影戏、饮“解郁茶”、画通草画、试吃中医药食品、跟练八段锦,以“看、听、触、做”四位一体的方式,深入探索中医药的奥秘。特色中医团队现场施展针灸、推拿、耳穴贴压等中医传统疗法,而AI体质辨识则为居民提供了解“身体元宇宙”的入口。现场还集中展示了光塔街辖区范围内的中医药康养产业和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医疗机构及产品和服务内容。

打造全民参与的康养新生态

光塔街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光曜岐黄”项目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理念,通过整合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在全街道范围内打造一个覆盖全域、全民参与的康养新生态,全年预计开展康养主题系列活动12场次,惠及约7000人次居民。

未来,项目将聚焦“校园筑基、社区扎根、社会联动”三大要素,全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校园,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医药科普活动,培养青少年兴趣,为传承筑牢根基;在社区,打造康养线路、推出积分银行等创新项目,让居民深度参与中医药康养服务,提升生活品质;在社会,联动企业、医疗机构和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康养线路、积分银行、国潮集市等项目,都是“光曜岐黄”品牌理念的生动实践,以数智化、时尚化的理念让居民不仅成为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推广者,让传统中医药智慧焕发新生机。

同时,光塔街还将以大湾区中医康养区项目为抓手持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以“绣花”功夫精心雕琢,为街区的中医药文化发展和健康服务拓展提供持续动能,让中医药文化在光塔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李汉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夏强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