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城32场——今年上半年,舞剧《英歌》连续巡演4个月,在全国各地掀起岭南文化热潮;现实题材芭蕾舞剧《家园》作为2025广州艺术季的开幕演出,“流光溢彩”的舞台构建和连绵不绝的湾区韵味,让人沉醉;大型当代杂技舞剧《化・蝶》翩跹飞越辽阔边疆、苍茫宁夏、锦绣四川,将梁祝化蝶的生命诗篇播撒在无数观者心田……近年来,广州在文艺创作领域硕果累累,推出一批既根植传统文化又彰显时代气象的精品力作,助力粤剧、粤曲、醒狮、英歌、木偶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破圈出海”。
精品剧目迭出,展现广州文艺创新实力
蓝色麒麟腾跃、铁枝木偶翩跹,藻井式灯光如时空之门缓缓开启,潮语rap与传统英歌的融合更令人耳目一新。广州歌舞剧院原创舞剧《英歌》今年上半年的全国巡演好评不断。短短半年,舞剧《英歌》四登央视,并在重要外事活动频频亮相,向中外来宾展现深邃广博、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目前该剧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
作为2025广州艺术季展演项目,7月5日-6日,舞剧《英歌》将携升级版荣归广州,在广州大剧院为市民观众献上精彩的演出。此外,2026年广歌将推动舞剧《醒·狮》《英歌》的新一轮全国巡演以及舞剧《英歌》新马泰的国际巡演。
围绕“大湾区心灵归宿”这一主题展开,芭蕾舞剧《家园》描绘了一段关于爱、信念与期望的动人故事。4月26日晚,《家园》华丽启幕2025广州艺术季,通过芭蕾艺术的审美独特语汇,生动展现湾区人民的精神风貌与社会发展的蓬勃气象。
广州芭蕾舞剧院倾力打造的现代芭蕾《伊人》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惊艳亮相;舞剧《白蛇传》以经典民间传说为基底,用足尖艺术演绎了跨越千年的东方浪漫;话剧《三家巷》、粤剧《双绣缘》、木偶剧《一天零一夜》、曲艺情景剧《粤曲·潮》等精品剧目在国内外舞台上大放异彩;当代杂技剧场《站台》全国巡演“首班车”已经出发。这些精品剧目不仅展现了广州文艺的创新实力,更让岭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焕发新的活力。
出海步履不停,岭南文化走向世界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广州始终以开放姿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广州文艺工作者以岭南文化为底蕴,以艺术为纽带,通过精彩的故事、动听的旋律和优雅的舞姿,让珠江潮涌的灵动气韵化作国际舞台上的璀璨星光,书写海丝文化交流新篇章。
由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天鹅》在2024年远赴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巡演,这部将俄罗斯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进行中国式创造转化、插上“中国翅膀”的杂技作品,收获了当地观众的满满好评。
2025年4月,“2025广州文化周”系列活动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演出汇聚广州歌舞剧院、广州粤剧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等多家文艺院团的骨干演员和精品力作,涵盖民乐、舞蹈、声乐、粤剧、杂技等多元艺术形式——《平湖秋月》《彩云追月》等经典广东音乐展现岭南丝竹的婉转悠扬;粤剧《吕布惊艳》《牡丹亭》呈现世界级非遗的当代传承;杂技《追光》《梦蝶》展现中国杂技艺术独特魅力。
此外,广州大剧院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团队精心打造的华语音乐剧《雄狮少年》是岭南故事走向世界舞台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丰富的文艺精品、多元的艺术形式,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广州、爱上广州。
艺术名家荟萃,搭建文艺队伍“蓄水池”
在广州的艺术舞台上,黄俊英、崔克勤、方锦龙、王筱頔、吴正丹等16个“广州艺术名家工作室”和倪惠英、欧凯明(二度梅)、黎骏声等11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广州文艺的天空。
这些文艺名家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更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为广州文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广州正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广州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努力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天地。未来,这些承载着文化自信与艺术创新的作品,必将以更加多元的形式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莫斯其格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