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举行题为“创新集群: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的分论坛。论坛期间,嘉宾们高度肯定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引领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独特优势。
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方面,嘉宾们认为,关键在于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实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提出,香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业集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协同效应,在新一代前沿技术领域加大投资,培育未来产业,通过政策创新将内陆和全球优势相互结合,实现跨境协同。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林艺文表示,国家正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的科技供给,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在多年努力下形成以广州为创新源头,辐射整个大湾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就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关系变化中所受的影响发表看法。BI挪威商学院战略教授卡尔・费表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因此也有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安德鲁・斯坦斯指出,当今世界各国联系非常紧密,全球70%的制造业产品有赖于全球供应链协同。应对目前的不确定性,关键在于建立强大的创新体系,形成良好、灵活的创新生态。
当前,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而粤港澳大湾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制度创新活力,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此次论坛的深入探讨,不仅为大湾区创新集群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更为全球产业链在复杂形势下的稳健发展贡献了 “东方智慧”。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程依伦
通讯员:博鳌亚洲论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