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多数人眼中,百岁老人做手术无异于“闯鬼门关”。但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团队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不仅成功走上了手术台,更安全地回到了病房。与此同时,这支“硬核”麻醉队伍还走出医院,深入基层一线,为更多老年患者带去高质量的手术期保障。
98岁的陈奶奶躺在手术台上时,她的病历像一本厚重的“病痛年鉴”:高血压与冠心病纠缠十余年,三次脑梗在大脑刻下伤痕,主动脉瓣重度返流让心脏每一次跳动都步履维艰。当右侧股骨颈骨折的剧痛袭来,这个连翻身都需要人搀扶的老人,即将面对一场看似不可能的麻醉挑战。
钟和英主任团队像精密的工程师,为陈奶奶搭建起“生命安全走廊”。麻醉医生指尖轻点屏幕,将血压像操控琴弦般稳定在基础值±10%以内。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像双人舞般精准配合,让陈奶奶在睡梦中感受不到手术的丝毫惊扰。医生欧阳锌澄将超声探头在皮肤下移动,将30ml罗哌卡因准确送达髋关节的疼痛源头,术后24小时她甚至能微笑着说:“一点都不疼呢。”
清晨,陈奶奶已经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站了起来——这个比传统康复提前12小时的奇迹,让儿女们湿润了眼眶。“本以为老人熬不过这关,没想到麻醉医生比我们还懂如何守护她的生命。”
除了在本院为高龄患者提供优质麻醉服务,该院麻醉科始终牢记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基层医疗帮扶事业,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副主任医师许晓梦表示:“随着麻醉技术进步,高龄不再是手术绝对禁忌。通过精准评估和多学科协作,即使百岁老人也能安全度过围术期。”
麻醉科团队在高龄患者麻醉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该院每月为75岁以上老年患者开展各类麻醉手术超过500台,涵盖骨科、普外、泌尿、妇科等多个专科领域。团队建立了完善的高龄患者麻醉评估体系、个体化麻醉方案制定流程,显著降低了高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董业衡 通讯员 许晓梦、欧阳锌澄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 通讯员 许晓梦、欧阳锌澄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