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把这项工作做好无疑将形成多重正向效应。一方面,在建立更良性供需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的更新换代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服务消费的提质则助力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的繁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快落地也将创造出更多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增加带动就业机会增多、税收收入提升,反过来又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供更多资源,形成经济与民生的良性循环。通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适配,形成“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就业改善—收入增长”的螺旋上升通道。这种良性循环不仅关乎短期经济复苏,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未来需要以系统思维推进消费领域综合改革,使消费真正成为经济持久增长的“稳定器”和民生持续改善的“推进器”。
消费升级激活市场内生动力。在微观经济运行体系中,消费升级作为市场主体行为演变的核心驱动力,通过重构消费端需求结构、优化供给侧资源配置、强化市场竞争机制,持续激活市场内生动力。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消费者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将向更高层次的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进阶。消费升级本质上是消费者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跃迁的过程,这种需求结构的动态演变直接改变市场需求格局。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者不再单纯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加重视消费过程中的体验价值、情感价值与社会价值。消费升级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促使企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必须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持续投入。这种竞争驱动的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动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另一方面,促使资源向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企业集中,实现市场资源的高效配置。
消费需求牵引产业结构变革。消费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当消费需求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时,传统产业若不进行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将面临市场份额萎缩的困境。这促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与品牌建设投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在消费升级浪潮下,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加强设计研发,向高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衍生出功能性面料、高端定制服装等细分市场。同时,消费升级也催生新的消费热点,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机遇。新消费热点往往代表着市场的新需求和新趋势。以智能家居产业为例,消费者对便捷、舒适、智能的家居生活的追求,促使智能家居产品市场迅速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等各类产品不断涌现,相关企业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无接触支付成为消费新趋势,这不仅推动了支付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还催生了一系列围绕移动支付展开的新兴产业,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支付安全技术提供商、智能支付终端制造商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颖熙)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