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迎来了29周岁生日。同时“畅想美丽广州 童享优质阅读——2025年第46届‘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三楼报告厅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丰富多彩,有“羊城之夏”10本好书揭晓、“羊城之夏”主旨活动发布、本土作家主题分享等。在简短热烈的倒数声中,大小读者们共同启动第46届“羊城之夏”暑期阅读之旅。
聚焦本土文化与人工智能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第46届“羊城之夏”主旨活动——2025年“畅想美丽广州•喜迎十五运会”羊城少年“HUA人工智能”展示活动。
活动将聚焦本土文化与人工智能新技术,以“阅读+实践+分享”的形式,引领广大少年儿童探寻广州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讲述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教育、交通等方面赋能广州城市发展,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学习效能;讲述自己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开展学习和创作的经历,阐述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看法。
活动将人工智能与少儿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突出广州地域文化特色、实践性与创新性,旨在培养少儿读者的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数字技能与科学素养,促使少年儿童进一步读懂广州,培育兼具家国情怀、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揭晓第46届“羊城之夏”10本好书
启动仪式上,广州市越秀区雅荷塘小学的同学们别开生面地以“图书秀”形式,为读者揭晓第46届“羊城之夏”10本好书。分别是;《大话粤语·老广新游之粤语点讲》《岭南偶遇》《趣说岭南佳果》《我的野生邻居:灵动的鸟类》《机器人“AI”思考》《太阳知道草的名字》《沉默的十三岁》《马鹿卓玛》《妈妈,我们去哪儿》《国宝回家记》。今年评选出的10本好书中,《大话粤语·老广新游之粤语点讲》《岭南偶遇》《妈妈,我们去哪儿》均为近两年内出版的广州本土作家原创作品,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特色。
自2014年开始,“羊城之夏”组委会坚持“专业引领,多层辅导”的宗旨,以专家“荐书+导赏”的形式,每年开展“10本好书”阅读推广活动,强化未成年人阅读内容引领、倡导高效阅读方法。10本好书于“六一”发布后在广少图和全市各区图书馆设立“10本好书”专架。暑假期间,广州青少年阅读指导专家以“线下+线上”形式为大小读者赏析10本好书。
广州本土作家分享《童话的魔力》
10本好书之一的《岭南偶遇》是一部扎根广州本土、融合非遗与少年成长主题的长篇童话,讲述了杖头木偶戏学徒星仔与木偶哪吒互换身份,进入“偶的世界”,展开了冒险和成长之旅。
启动仪式上,《岭南偶遇》作者、二级作家王溱老师作主题分享《童话的魔力》。她结合自身创作经历,生动讲述童话的魔力的所在:拟人化视角可连接万物,开阔视野,身边万物皆可成童话。
王老师认为“美丽的广州处处有童话”。就“如何发现身边的童话”,王老师总结了两种主要方法:其一是大胆提问,勇于发现,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后面都可以引出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其二是调动感官,仔细体验,从平凡中发掘新奇。
王老师强调,在AI时代,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与感知幸福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通过童话可转变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从而增强对生活与世界的热爱,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
“阅读+”活动将掀起新一轮暑期阅读热
“羊城之夏”各主、承、协办单位也将配合少儿读者阅读的多元需求,举办各种少儿特色阅读推广活动:如广州各区少工委开展“红领巾迎全运”广州少先队暑期实践教育活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奇遇世界”少儿多元文化系列活动、“数字小公民课堂”系列活动、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举办“暖童心 护成长”暑期儿童关爱活动、广州图书馆开展“书及远方”广图研学之一本书的诞生展览……浓郁的书香氛围将充盈青少年儿童的暑假生活,全市将掀起新一轮暑期全民阅读热潮,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通讯员:余晓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