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一场聚焦传统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多元当代艺术展"在广州二沙岛文立方首层拉开帷幕。展览汇聚许鸿飞、陈天、陈真真、潘更迪、罗振华五位艺术家的精彩作品,以青铜、水墨、油画、雕塑等多元媒介,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以及艺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解构。
步入展厅,许鸿飞的青铜雕塑《胖影》系列以颠覆性视觉冲击力引发思考。艺术家将传统青铜器的浑厚质感与当代肥胖美学结合,造型中暗藏青春律动,青铜的冷硬与肉体的温润形成张力。
陈天的抽象水墨作品构建出"风暴眼"般的视觉场域。狂草般的线条在宣纸上奔涌,墨迹在晕染与细密间反复撕扯,颜料随情绪温度忽隐忽现。这种对传统水墨程式的解构,使观者仿佛目睹一场笔墨风暴。
陈真真的《烈马》系列将古典绘画基因注入潮流基因。油彩塑造的骏马鬃毛缠绕霓虹光轨,笔意扯开时空边界,传统工笔马的清雅眼眸与赛博朋克式光效形成戏剧性碰撞。艺术家以"驯服"的形象,完成千年马画从宫廷审美到街头文化的基因突变,印证着传统文化符号在数字时代的适应性进化。
潘更迪的雕塑作品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雕塑的形式表达出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
罗振华的通过色彩对冲与变形处理,在现实主义框架内注入荒诞叙事。这些"玩世不恭"的形象,实则是消费社会集体心理的镜像投射,揭示着审美认知在技术爆炸时代的重构过程。
这场展览持续至6月18日,它不仅呈现视觉奇观,更构建起传统与当代的多维对话场域。五位艺术家用作品言明:艺术的当代性不在于彻底否定传统,而在于激活传统基因中沉睡的突变可能。当观众凝视这些作品时,看到的不仅是颜料与材料的组合,更是当代人复杂精神图景的镜像投射。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运成
图片来源:主办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