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拾趣——鸥洋新彩墨艺术展”亮相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展览集结了艺术家鸥洋近年创作的30余幅新彩墨作品。5月17日晚,艺术家鸥洋与艺术评论家皮道坚、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杨尧、油画家孙洪敏、艺术媒体人曹丹、油画家丁松坚一起做客湾区书屋,举办鸥洋新彩墨艺术沙龙,带领艺术爱好者畅游一个充满生趣的艺术世界。
“我的艺术宗旨就是一句话:我要画跟别人不同的画,哪怕是小小的一点点的不同。”活动现场,鸥洋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她的从艺经历和艺术理念。鸥洋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活跃于画坛,“最开始是画油画,70年代又尝试水墨画,我画水墨画也不想拘泥于传统的哪一门一家,就想着我来画一个阳光感的,把印象派的光色画到水墨里面。”
雏鹰展翅(宣纸、水墨设色) 鸥洋
鸥洋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先是画了《雏鹰展翅》,不曾想一画出来便受到美术界的广泛认可。接着她又画了《新课堂》也获得成功,两幅作品都入选全国美展。“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制片厂还专门来拍纪录片,还原我怎么体验生活。其实我哪里有体验什么生活,想当然的就画出来了。”鸥洋回忆道。
新课堂(宣纸、水墨设色) 鸥洋
在艺坛一举成名后,总是求新求变的鸥洋并未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并且作为著名国画家杨之光的夫人,鸥洋的作品不免受到外人的怀疑,“我的中国画出来之后,所有人都认为是杨之光帮的。就说你画油画的,怎么能画这么好的水墨画呢?中国美术馆有个工作人员这样想,我跟他解释半天,讲完他还不服气,指着《新课堂》里的裤腿说,这一笔总是他帮的吧?那是我画得最精彩的一笔。”
恰好当时广美油画系恢复教学,于是鸥洋又到了油画系去上课。到了1985年,鸥洋听说著名画家赵无极要开一个油画讲习班,她看了赵无极的画,觉得很有气派和东方特色,于是便向赵无极学习。鸥洋接受赵无极的指导后开始探索“东方意象”的油画语言,于90年代提出了“意象油画”概念,在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意象中,寻找油画语言的东方性。
本次展出的作品,都是鸥洋近两年尝试的新作。她创造性地把抽象的水墨图式,跟齐白石的精致小虫放在一张画中。“我自己形容就是一种接地气的当代表述,我们做艺术的应该关注眼前的社会生活,我的画里抽象的部分,就好像这个捉摸不透的世界,具象的小虫就像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在充满未知的世界中努力地生存。”
鸥洋作品
从20世纪70年代把阳光感画到水墨画里,到现在又尝试把中国传统工笔画中的小虫跟抽象画相结合,可以看出鸥洋将“画跟别人不同的画”的艺术理念一以贯之。如今八十八岁高龄的鸥洋,其创造力仍然十分旺盛,艺术心态依然新鲜年轻。
鸥洋作品
活动现场,鸥洋和到场的艺术大咖还进行了对话分享,带领大家从各个角度走进鸥洋的艺术世界。嘉宾们对鸥洋展现出来的融贯中西的艺术手法、独具一格的创作理念都非常感慨,尤其是鸥洋身上那种永远年轻的艺术心态,让人敬佩且感动。
鸥洋作品
鸥洋作品
鸥洋作品
活动嘉宾主持、湾区书屋艺术合伙人赖荪总结道:“这次展览的主题叫‘拾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觉得是鸥洋老师用她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去寻找各种色彩,各种趣味,找到心中的一抹光亮。这些色彩、趣味和光亮,就能够让我们的心态变得年轻,我想这也是艺术对人生、对生活的意义。”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运成
图片来源:主办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