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嘢睇!
“群星点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艺术瑰宝展”
近期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展期至2025年6月17日结束。
本次展览汇集了五家伊朗专题博物馆
共计151件馆藏精品,
包括陶瓷器、金属器、玻璃器、
波斯锦、波斯毯、细密画等。
时间跨度自公元前3000年至20世纪。
在看展前应该做哪些攻略呢?
本份“知识集锦”速速拿好!
古波斯动物图腾:从神性崇拜到丝路交融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发现了动物主题相关的文物。而波斯文明恰是以瑰丽的动物图腾闻名,这些形象不仅是艺术符号,更是信仰、权力与文明的见证。让我们跟随文物穿越古波斯的千年,解锁不同时期的波斯“神兽密码”吧——
🐑神兽出没:公羊
1.埃兰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50年)
埃兰文明可能是近东地区存在时间最长,也是伊朗高原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可以被分为几个时期:古埃兰时期(约公元前2700年—前1600年)、中埃兰时期(约公元前1406年—前1100年)、新埃兰时期(约公元前800年—前600年),各个时期之间都有长期的间隔。
埃兰文明以金属工艺、陶器艺术和宗教建筑为特色,也奠定了早期波斯文明的艺术基调,尤其是其图腾崇拜,对后续的工艺传承、纹样演变有重要影响。
在此次展览中,虽然展现的埃兰文明时期的文物不多,却依然可以从部分展品中窥见早期波斯文明的独特创造力,埃兰人喜欢用几何和动物纹装饰物品,也展现了神性与权力的交融。
此次展览中有两件埃兰时期的展品,均是以公羊头为饰。公羊象征“胜利之神”巴赫拉姆。公羊角又如新月,与太阳崇拜相对,寓意神圣与力量。
除了羊之外,该时期的文明图样也侧重于农耕和渔猎,器物造型整体优雅细腻,整体风格柔和、精致,反映了畜牧、狩猎等日常生产活动的状态,融入了浓厚的宗教和神话元素。
青铜羊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
公元前6世纪,波斯与米底人通婚,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史称“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宽容的国家。在艺术方面,该王朝建造了宏伟宫殿,遗留至今的高大石柱、动物雕塑、浮雕等依然透露着昔日帝国的恢宏气象,当时的金银器制造亦相当繁盛,其从工艺上,不仅继承了古代传统,还吸收借鉴了周边地区,如亚述、米底、新巴比伦、埃及等外来文化的艺术式样。
如果下方这个“来通杯”,“来通”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流动”。虽然这个词来自希腊,但来通酒器却是从古波斯传到希腊的。
🦁️神兽出没:狮子
狮子在波斯宗教中被视为神圣动物,其中尤其是狮身带翼的神兽,在古波斯被认为是守护神或神灵使者,承担驱邪护佑的功能。此外,波斯神话中的“光明之神”密特拉,也常与狮子关联,是古波斯代表力量的象征。
萨珊王朝(公元224年-651年)
萨珊帝国或萨珊王朝,是伊朗第三个王朝。萨珊王朝被认为是伊朗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时期之一。在许多方面,萨珊王朝见证了波斯文明的最高成就。
阿拔斯王朝(公元750年-1258年)
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艺术风格达到了繁荣。该时期尤其流行抽象的几何和伪植物风格,其中尤其是在萨玛拉,一种被称为“倾斜风格”的雕刻表面方式崭露头角,这种风格后来被西方称为“阿拉伯风”。
鸟类、翼兽
鸟类
鸟纹陶碗(萨珊王朝)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程依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