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记者获悉,正值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周年之际,中石化五建公司以“公众开放日”为载体,在中国石化华南安全仿真与实操培训基地开展香港青少年研习营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突破传统安全宣教模式,创新采用“理论+实操”的教学形式,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堂丰富且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堂。来自香港的近百名师生,通过“理论筑基、场景赋能、实践育人”的立体化学习方式,在广州完成了一场深入的国家安全教育实践。
理论课堂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姚洪博士从社会安全、生物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等维度切入,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国家安全与个人发展的紧密联系,将专题讲座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可理解的实景课堂。
而实操课堂则在占地2万平方米的实训基地进行。等比缩微的石化炼油装置模型,直观展现了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火灾逃生、地震避险、公共交通防护、高空缓降、心肺复苏等模拟演练项目,配合5D、VR等智能教学系统,让香港学子们在虚实交融的环境中完成了从认知重塑、能力建构到价值引领的三重提升。
香港学生代表刘沛嘉同学表示:“通过此次沉浸式安全研习,我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加明白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活动后,该港校校长吴华彪表示,“此次研习活动对本校的育人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实地参访和生动具象的实景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突破了对国家安全的认知壁垒,还提升了他们的全局视野,并培养了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据悉,中国石化华南安全仿真与实操培训基地已构建常态化公众安全教育体系,累计开发65个安全教育标准化模块,为粤港澳大湾区42所学校18000余名学生提供定制化安全教育服务。中国石化华南安全仿真与实操培训基地主任石坤介绍,未来基地将进一步升级10个重点领域的安全教育矩阵,打造集教学、实训、认证于一体的“黄金1小时服务圈”,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安全教育提供新的平台、注入新的活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许晓芳 通讯员:陈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许晓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