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体重指数“超标”,老伯中风后减重“重获”健康
广州日报新花城

近日,77岁的陈伯来到广东省中医院复诊,“您现在的身体状态非常棒,血压很稳定,体重指数保持在24。”医生对陈伯说。据了解,陈伯此前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慢性病缠身,还一度中风。如今重获健康,靠的就是“减重”。

老伯爬山时突发中风

2013年的某天,时年65岁的陈伯像往常一样登山。“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黑,右边身子没了知觉。”陈伯回忆,“那一刻,我觉得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爬山了。”

幸运的是,当时陈伯的家人就在旁边。120的医护人员很快赶到现场,陈伯被紧急送往广东省中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头颅CT检查显示,陈伯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这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中风类型。该院神经介入团队迅速行动,在45分钟内便完成动脉取栓术,血管成功再通。陈伯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陈伯是因为什么中风?原来,陈伯是一名大腹便便的胖子,平时吃东西无肉不欢。饮食不节制导致肥胖,而肥胖又进一步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入院时,他的体重指数(BMI)高达32,腰围105cm,收缩压高达200mmHg。

该院脑病科大科主任蔡业峰介绍,全球每年约新增1500万名中风患者。研究显示,肥胖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比正常体重者高约40%。肥胖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这些疾病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中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注意到肥胖易中风的特点。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到:“所谓肥人多中风者,盖人之肥瘦,由血气虚实使之然也……故血实气虚则肥”,说明肥胖会导致气虚和血瘀,从而导致中风的发生。

中医减重半年瘦15斤

出院后,该院中风慢病管理团队为陈伯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营养师为他量身定制中医减重食谱,康复师为他设计了“中医八段锦+抗阻训练”运动处方。半年后,陈伯成功减重15斤,腰围缩减至90厘米,血压也稳定在140/90mmHg以下。“原来健康生活这么美好!”陈伯笑着说。

今年是陈伯加入广东省中医院慢病管理的第12个年头,他现在的健康指标有了显著改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3.23mmol/L降至1.8mmol/L,血压稳定在130/80mmHg左右,BMI从32降至24,腰臀比也从1.05降至0.94。

各年龄段理想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18~64岁:理想体重指数为18.5~23.9

65岁以上:理想体重指数为20~26.9

80岁以上:理想体重指数为22~26.9

(注:根据公式,在身高不变的基础上,体重越大,BMI指数越高)

健康知多D

脑卒中,俗称“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常见类型。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受损,产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的疾病。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病例的69.6%~70.8%。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60岁及以上占50.81%,其中60~69岁患者占28.69%,占比最高。

文字:信息时报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冯梅 陈燕华

编辑:李月婷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