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跨越5000公里的青春对话,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2025-04-04 16:29:00
广州日报新花城

在广东高胡与新疆手鼓此起彼伏的音乐中,身着京剧戏服与新疆民族服饰的小演员集体登场——原创广场舞作品《粤疆娃娃唱大戏》在广州市文化馆千人广场“快闪”亮相,小演员们饱满的热情、轻盈的舞步点燃了现场氛围,赢得广州市民游客的连连称赞!

近日,一场跨越5000公里的青春对话在羊城广州激情上演。新疆疏附县明德小学的17名少先队员,和广州师生逾50人在广州开展为期8天的舞蹈排演和研学交流活动。活动以“文化润疆”为核心,结合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交流研学等形式,搭建起穗疏两地少年儿童交往交流交融的立体平台,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以舞交友,文化共融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抵达广州的当天,疏附县的孩子们顾不上旅途劳顿,在路上反复练唱,直奔广州市文化馆。在这里,他们与荔湾区青少年宫粤剧舞蹈中心的小演员们共同合作,打磨、提升原创广场舞作品《粤疆娃娃唱大戏》。

排练厅里,两地的小演员们结对搭档,投入紧张的排练中。孩子们相互学习、切磋琢磨,《粤疆娃娃唱大戏》以广场舞的形式展现广州与新疆喀什疏附县的少年儿童共同学习京剧的有趣场景。广州市文化馆副馆长、一级演员石泉介绍,在这个作品中,新疆孩子将维吾尔族舞蹈“三步一抬”融入岭南舞的“云手”,荔湾少年则用粤剧“趟马”的步法重构新疆铃鼓舞旋转节奏。新疆舞姿热情奔放、京剧身法的飒爽英姿,两种风格在作品中跨界融合,打破了传统艺术门类界限。节目编导之一陈华表示,作品灵感来源于疏附县孩子在课间操练京戏,希望通过这个原创作品,展现“文化润疆”春风吹拂下,当下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热爱。


对于孩子们而言,这种创作不是简单的技巧模仿,而是通过“文化融合”激活深层审美联想,进行跨文化的审美转译。“孩子们一到广州,眼睛里全是新奇和兴奋,就跟小海绵似的,拼命吸收新知识。他们回来说,看到了大城市的繁华,学到好多新的艺术技巧,还认识了好多广州的小朋友。”疏附县明德小学副校长谷静透露,两地舞蹈创排始于2024年7月,“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馆、荔湾区青少年宫的领导骨干们前前后后来我校五次,这个创演节目一招一式都经过反复打磨,就是为了让两地文化交流能真正做到既广泛又深入。”


研学体验,开阔视野

除了节奏紧凑的舞蹈排演,3月22日-25日,疏附县明德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还在广州踏上丰富的研学之旅。

在荔湾区青少年宫,新疆娃娃和广州的同学们一起完成课业、共同成长;在永庆坊,大家一起感受广州老城区的历史变迁和焕新活力,感受传统非遗与潮流市集的碰撞交融;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深入学习粤剧历史,领略岭南文化的戏曲瑰宝;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在广州市文化馆,沉浸式参与传统技艺、生活美学等“古韵新风”体验活动,参观“广州象牙雕刻展”和“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景泰蓝掐丝珐琅画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胸针制作……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以文化交流为纽带,让天山脚下的孩子读懂岭南文脉,也让羊城少年感受到多元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彩。


美育行动,浸润心灵

这次疏附县的孩子不远万里来到广州,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主持下,荔湾区青少年宫安排“彩绘红棉”美术课程、“团扇缤纷”粤剧课程、“粤疆舞乐”舞蹈课程等美育实践,进一步开拓粤疆少年儿童的审美视野,展现出文化交融的蓬勃生命力。

广州市文化馆结合“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的工作实践,举办香囊、香云纱、漆扇、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等制作体验活动,让孩子们领略广州非遗精品和岭南画派名作。97岁高龄、岭南画派著名艺术家陈金章先生还来到现场,与孩子们促膝长谈。孩子们用舞蹈献上敬意,陈金章先生欣然提笔写下“天天向上”相赠,墨香中寄托着对娃娃们的殷切期望。

此外,穗疏两地文化教育工作者们共聚一堂,畅谈对群文创作、青少年美育的发展和收获,构想两地非遗的交流互鉴模式,表达对孩子们艺术成长之路的殷殷期许。

疏附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旅发中心主任努尔比耶·凯赛尔认为,本次文化交流活动成果远超预期,广州的先进创作理念与疏附县独特文化元素碰撞出精彩火花,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融合发展,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展望未来,心手相连

当新疆的鹰笛遇见岭南的木棉,这份“同心”之力在娃娃们心中播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穗疏两地也将继续携手描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动人画卷。

据悉,3月31日至4月8日,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加强穗疏两地文艺人员交流交融,又一批文艺骨干力量前往疏附县,宣传展示推介两地文化。在4月上旬,新疆疏附县民族乐器展暨传统音乐推广季将在广州市文化馆举办,计划展示展品约100件,并组织各类配套活动约30场,期待‌通过加强新疆、广府和潮州等地传统乐器和传统音乐的跨地域交流共赏,弘扬中国民族乐器文化。

广州市文化馆馆长董敏表示:“关于穗疏两地未来进一步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有着非常多的期待:一是内容上越来越多样化,我们要突破文艺创作局限,结合两地文化特色,策划更多展览、展演等活动;二是形式上越来越常态化,我们应当将穗疏两地的文化交流作为常态化的交流工作去推进和开展;三是范畴上越来越广泛化,我们期待两地的文化交流,能走出粤疆,让岭南文化、新疆民族文化结出更多的艺术硕果。”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广州将继续加强援疆力度,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旅宣传推介、创作交流活动,进一步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优化文旅业态,将广东音乐、戏曲等岭南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推动穗疏两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文旅“出圈”更“出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通讯员:陈浩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丽琴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