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广言广语 | 以诗词书香打造魅力广州
2025-04-02 20:15:51
广州日报新花城
四月的羊城,木棉灼灼,书香氤氲。 4月1日上午,“书香羊城”2025广州全民阅读活动正式启动。在活动现场,广州被授牌“中国诗词之城”,成为全国首个获得此荣誉的城市。 广州成为首个“中国诗词之城”,绝非偶然。这背后,是文化底蕴的厚积薄发。广州的诗歌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籍可查。唐代的“岭南诗歌第一人”张九龄、明末岭南三大家、元末明初“南园五子”……岭南诗歌早已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脚。这里亦有超前的诗歌改革意识。远在胡适之前,黄遵宪、梁启超就倡导新诗,推动诗歌创新发展。更重要的是,广州诗词创作深深扎根民间,诗歌团体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从荔苑诗社、到羊城诗社、广州诗社,再到广东岭南诗社、广东中华诗词社学会等,民间创作百花齐放。 广州的诗意,藏在城市的呼吸里。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举办诗词活动,如湾区诗会、广州诗词大会等,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在最具显示度的中轴线建图书馆,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公园建设特色“书房”,设置“诗词里的广州”专区,沉浸式阅读无处不在。再添“中国诗词之城”新名片,必将进一步提升广州的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文化、旅游、商业协同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书香羊城”2025广州全民阅读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之际,更当借此东风,持续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着力建设更高品质的美丽广州。一方面,在“融”字上做文章,持续丰富诗词活动形式,比如结合体育盛事碰撞出文旅新IP、结合AI技术创新岭南诗歌呈现;另一方面,不断扩容升级共读“朋友圈”,以诗书为引,“粤”见新山海,让广州的诗词文化走得更远。 文案/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皇甫思逸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皇甫思逸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皇甫思逸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冬梅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