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记者 闰然
编辑 | 江江
去哪儿工作?城市竞争的逻辑已然发生改变。在“金三银四”的求职季,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重点关注范围,一定程度上,能从长远角度把握职场供需的新动向。
过去几年里,城市间的“争夺人才之战”轮番上演。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又升级了对人才招揽的诸多政策,比如送免费住宿、报销面试路费、免办公室租金,以及免费使用实验室、设立天使母基金和人才创新创业基金等,可谓大招频出。
在众多城市中,从年后的“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到3月16日正式启动“最强春招会”,广州乃至广东对人才的招揽规模、能级以及诚意上,都远超其他地区。
“百万英才汇南粤”主题大型校园招聘活动/图源:视觉中国
具体来看,2025年“新春第一会”上,广东向全球发出了“史上最强求贤令”,从级别看,该场招聘会为人社部举办的“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活动”启动仪式,省、部主要领导出席,规格前所未有;从规模看,超千家用人单位提供超5万个岗位,吸引境内外近2000所高校、近12万名求职者报名。
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广州的吸引力何在,又有哪些高招?
01
顶尖人才的首选
此轮多城以春招为“战场”的人才竞争,最受关注的是AI顶尖人才。
AI是当下最具吸引力的求职领域之一。今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33.4%,居行业第一,平均招聘月薪也是所有职业中最高,为21319元。同时,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00万,而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
各个城市都发布了“挖人”新政。从地域分布上,广东作为人工智能发展大省,成为求职者们青睐的“求职首选”。
相关数据显示,节后第二周的全国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中,广州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2025年3月16日,广东广州,“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现场,广汽的具身智能人型机器人展示/图源:视觉中国
这很好理解。AI并非盲目地跟随热点,一座城市要搭建一个使用相关技术的接口,需要大量垂直领域精准的数据训练。广州的制造业基础与湾区供应链优势,为AI技术提供了许多具体的应用场景,所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很多元。
比如,时尚消费品是广州的特色优势产业,这背后的商业潜力是无穷大的,广州时尚设计师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就曾提到过,现在利用AI制造的秀款,每件的生产周期能缩短至三到四周;石油炼化这样的传统产业也在广州进行“绿电+储能”的智慧探索,AI、大数据与电力系统进行着深度融合;广州的琶洲实验室的脑机AI技术,也已经实现了对脑机AI轮椅、智慧病房等设备的控制,能够辅助高位截瘫患者和老年人完成康复训练,多家三甲医院已经开展了试用。
不难看出,这座城市拥有众多新技术突破带来的实际应用的案例,很多行业都在努力实现弯道超车。甚至可以说,正因为过去发展得足够好,有底子,今天在技术进步下,广州有了面对转型和跃升的资格。
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超千亿元,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全球第八位,独角兽企业增至24家、数量居全球城市第九。
对于城市来说,这一轮的竞争不仅是人才的追逐,还涉及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全球技术的超级博弈。“制造业立市”的背后,需要无数人一起努力。
2024年,广州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八位
年轻人选城市、找工作,关键在于两件事。一是,这座城市能否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二是,又能否使其找到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工作。
“这里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发达,千行百业都有。大家如果想改行、跳槽、下海,希望首选广州,总有一个行当适合你。”3月6日,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化身“首席招聘官”现场释放揽才的信号,道出了广州产业发展的广阔机遇。
巴菲特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选择城市也是如此。如今,广州需要更多人一起投入到基础及应用科学的前沿研究当中,现实的产业腾飞。
02
“挖人”的广州诚意
前阵子,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有一场招聘会,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各地大量求职者前来应聘,场面热火朝天,正如这场招聘会的名字一样,“百万英才汇南粤”。
在现场,许多岗位开出了“不限专业”“不限年龄”等打破常规的招聘条件招揽人才,还有百万年薪求贤令。比如,广州企业树根互联专注人工智能工业应用,这次带来了23个年薪超百万的岗位;广汽集团(研究院)也以百万年薪招募智驾算法软件、智驾感知算法技术等领域专家。
现如今,各个城市都支棱起来,竞争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激烈。挖人,人不一定会来,但不挖,很有可能会错失人才。反应迅速,执行有力,拿出诚意来“挖”,就是一种“克难求进”的务实。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全国将有1222万名高校学生毕业,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力军,也是就业的压力。一场及时的大型线下招聘会,则是一个高效的信息流通渠道,能让更多毕业生近距离以及大范围地去感受一个地区产业生态的面貌与变化。
广东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逾5万个岗位供求职者挑选/图源:视觉中国
挖人,当然也不是靠“口嗨”。
“免费住15天”,近日,广州市南沙区宣布面对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等重点人群推出一揽子人才政策,并拿出真金白银,不仅可以拎包入住,还为来南沙的面试者报销路费,金额在300元—800元不等。
“百万英才汇南粤”主题大型校园招聘活动
无论是打工人,还是创业者,可以说,广州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此外,人才来穗就业创业还可以享受“四高”“四无忧”政策待遇。其中,高校毕业生携带科技成果或创业项目来穗创业,可通过广州天使母基金(目标规模100亿元)获得首轮融资,入选了广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项目补助。
对于灵活就业的群体,广州也考虑到了。在广州的“四高”“四无忧”政策中,对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以灵活就业类型登记就业的,给予每月800元、最长3年社保补贴。还有针对养老服务市场的补贴——在家政(养老)企业就业,从事家政(养老)服务的,每人每年给予10000元、最长3年补贴。
广州的“四高”政策
这是广州对人才表达重视的明显信号,细节之处见真章。
前不久,通过AI技术,广州市率先实现引进在职人才入户“全流程智能秒批”。此外,广州正在修订引进人才入户相关政策,预计将进一步放宽入户条件,招揽更多心怀理想的外地人。
去年底,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报告显示:“95后人”才倾向前往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深圳、广州、东莞三座广东城市位居榜单前十。
03
“12218”与何小鹏的10万元
这一轮的人才竞争,广州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12218”是广州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核心密码。这串密码是广州规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广州面向未来的顶层设计。
1,是坚持制造业立市;
2,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数智化与绿色化转型;
21,代表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6个未来产业;
8,则是现代服务业支撑。
仔细研究广州的产业规划,可以发现里面暗含了关键的两招。
第一招,对产业精准分级。
在现有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广州根据产业基础、成熟程度细分为新兴支柱、战略先导、特色优势3类,其中包括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产业。
这就是立足广州的自身所能,进行不同梯度的产业升级,然后对应不同类型的支持。
第二招,打开产业边界。
“21+8”重点产业,包括了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
对于一个综合性的大都市来说,未来的发展不是单靠某一个产业,而是大家必须并肩齐上。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也是这个逻辑,不同产业和生态之间,是能打通的,是能互相赋能的。
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加持了精准的AI能力后,能做到什么程度?
关键材料等核心环节的研发突破,能给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带来哪些助力?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在融入现代金融和科技服务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背后的商业潜力承载着广州产业重振的机会。
回到前面说的,发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弯道超车。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产业的不断量变,总会在某个节点引起质变。
短期的产业挑战则会迫使城市建立创新性的规则,走向新的产业升级。这是城市发展的机会,也是个体实现人生跃迁的机会。
还有真正考验城市的,更是被选择过后的“兑现”问题,过去“争夺人才”开头、“糊弄”收尾的案例并不少见。广州是怎么做的?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曾分享过一段与广州的故事。他创建UC优视,在UC浏览器一飞冲天之前,创业初期也曾举步维艰、公司濒临倒闭。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
当时,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给了他10万元资金。何小鹏说:“虽然钱不多,但我深刻体会到,这些资金支持对小微企业意义重大,可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在何小鹏创办小鹏汽车后,广州也在实际层面为企业解决了很多难题,让创业者心安。
不可否认,广州一直是被很多人偏爱的一座城市,花城的浪漫,美食的吸引,诗意生活也是人生发展的一部分。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很多人正是怀着这样的憧憬来到了这座城市书写自己的故事。
本文首发于南风窗旗下财经新媒体盐财经
-END-
值班主编 | 吴擎
排版 | 顾芗 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