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夜尿次数及尿量增多、身体出现水肿、不明原因贫血…… 这些肾病信号千万别忽视
广州日报新花城

今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就居民肾脏健康现状及肾病防治策略等问题,记者采访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国际腹膜透析学会前任主席、亚太肾脏病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余学清教授。

据余学清介绍,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约有8.5亿人患慢性肾脏病,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也高达10.8%,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慢性肾脏病。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直到病情发展至晚期才被发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慢性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情会逐渐进展,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透析甚至肾移植。余学清表示,早期筛查和诊断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疾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延缓病情进展,避免严重后果。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需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肾脏是人体重要器官,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肾脏健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出现肾脏疾病信号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余学清说。

肾脏疾病会给出哪些“信号”?

1.尿液异常。尿中泡沫增多且长时间难以消散,尿液颜色变深,呈洗肉水色或浓茶色等,可能存在蛋白尿和血尿。

2.夜尿次数和尿量增多。晚上频繁起夜,且尿量多于白天尿量。

3.身体出现水肿。慢性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水肿症状,尤其是眼睑、脚踝等部位。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分无法正常排出。

4.高血压。高血压是慢性肾病的常见并发症,如果患者本身没有高血压病史但突然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那么可能是慢性肾病的信号之一。

5.疲劳、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这是因为肾脏无法有效排出体内废物和毒素,导致身体负担加重,感觉异常。

6.食欲不振和恶心。慢性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和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毒素积累过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7.腰酸、腰痛。通常为钝痛或胀痛,与活动或身体体位改变无关。

8.不明原因的贫血。肾功能下降,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造血原料缺乏,导致肾性贫血。

9.痛风。肾功能下降,尿酸排泄下降,高尿酸血症导致痛风发生;长时间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也会导致尿酸性肾病。

做好以下五点,保护肾脏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不良习惯可能损害肾脏健康,例如高盐饮食、过量摄入高蛋白食物、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饮水不足等。此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也是导致肾脏损伤的重要原因。保护肾脏健康,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适量食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适量饮水: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避免长期憋尿。

3.控制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定期监测肾功能。

4.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止痛药、抗生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

文字:信息时报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张蓝溪

编辑:李月婷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