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黄埔区永和街道来穗退休老党员彭声骠:“在广州,我的退休生活 过得有滋有味”
广州日报新花城

2007年,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退休的老党员彭声骠跟随儿子来到广州,在这个城市一住就是17年。17年来,他先后在从化日报、从化电视台、从化区政协工作。如今扎根黄埔,78岁的他仍乐此不疲地参加各项公益活动,通过写作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欢乐在忙碌中蕴藏,在广州,我的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彭声骠说。


今年78岁的彭声骠乐于参加各项公益活动,通过写作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人物简介:

彭声骠,今年78岁,退休后随儿子来穗,现定居黄埔区永和街。彭叔对生活充满热情,通过写作记录养老生活;他热心公益,是邻里眼中乐善健谈的“彭老师”。


彭声骠在社区里为老年朋友科普健康养生知识。

退而不休,写作实现“再就业”

彭叔早年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曾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奖励,还曾获评“全国劳模”。彭叔是个闲不住的人,只要闲下来,他就会觉得“不舒服”。刚到广州的时候,他到处游逛,通过写作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主动向各类征稿活动及媒体平台投稿。

2008年,多次在从化日报专栏发表文章的彭叔获邀成为编审成员。在此后的几年里,他先后在从化电视台及相关职能部门任职。在黄埔区彭叔的家中,记者看到一摞厚厚的荣誉证书和投稿刊物。“这些都是来广州以后所得,它们见证了我在这里的‘激情岁月’。”聊起在广州的生活,彭叔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平静的快乐。“这17年过得很有滋味、很充实,有时甚至觉得比年轻时还要精彩。生活需要感受,也需要享受!”彭叔说。

彭叔投稿并获奖的作品,既有通过社区街道平台发布的,也有在省、市属媒体专栏发布的。大至村道建设专题调研,小到爱人日常节水的暖心故事,这位老党员用文字和摄影记录他对生活的热爱。彭叔笑称,写作不仅让他实现“再就业”,也扩大了他的交友生活圈,“一切源于热爱。能用自己的故事和特长让别人获得启发,让自己获得愉悦,何乐而不为?”

热心公益,社区宣讲养生知识

彭叔不仅热爱写作,还注重健康养生。多年来,他自学成才,俨然“半个”健康管理专家。这些年,他将不少时间和精力投入公益宣讲活动,无论是为老年朋友普及养生知识,还是给年轻党员讲党课,他总是乐于前往。

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彭叔常和社区工作人员打交道。了解彭叔的为人后,不少社区邀请他开设健康养生知识讲座。只要有空,彭叔都会认真准备,为街坊服务。“有一次,讲座结束后,走在我前面的一对老夫妻小声交谈,他们说,‘我们在家没事,来听听这种养生讲座挺好的’。”彭叔坦言,“那一刻,我有种被需要的感觉。”

“谁能说出唐宋八大家有哪几位是江西人?”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彭叔不时带上小礼品开展有奖问答,街坊踊跃追捧。

快乐养老,期待精彩晚年生活

来穗17年,彭叔坦言除了每年5月会回老家居住一段时间外,现在已经很少回去。广州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文化生活,让他乐不思蜀。

据了解,作为“全国劳模”,彭叔可享受黄埔区提供的免费配餐福利。现在,他和爱人每个工作日的中午都能领取社区配送的免费午餐。“我是在江西退休的,但广州这座城市很包容、很大度,为我提供了很多福利,去公园免费,坐地铁公交免费,长者体检也免费,而且还可以领‘长寿金’。”聊起现在的生活,彭声骠满满的幸福感。

摄影采风、公益讲课、文学创作、游山玩水……彭叔说,他的退休生活过得充实、丰富,十分精彩。

文、图:信息时报记者 李龙

编辑:李月婷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