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颐康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街坊。远在加拿大工作的张雪仪(化名)专程回国向中心工作人员求助,称她的老母亲陈姨最近出现了一些认知障碍症状,她十分担心老人家居家的安全,希望中心能够提供上门服务。
而这仅仅是三元里街居家养老服务成效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许多像张雪仪这样被时空阻隔的海外子女群体,正通过创新居家养老服务破解异地照护的困局。
女儿专程回国办理服务
原来,张女士的老母亲陈姨70多岁,是一位独居老人。春节期间她在电话聊天中发现母亲出现了一些认知障碍的症状。“我发现她要么不吃药,要么一吃就吃一个星期的药;还不记得自己说过的话等等”“她平时好强,也不习惯有保姆在家里帮忙,所以我有些焦虑不知道咋办"……
在三元里街颐康中心,张雪仪向工作人员详细咨询了家庭养老床位服务。颐康中心的工作人员耐心倾听了她的需求,并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一套居家养老服务方案。方案包括为老人安装紧急呼叫铃、视频监控等设备,确保她的安全;提供拐杖、助浴椅等适老化设备,方便她的日常生活;以及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入户探视,关注她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
经过服务人员介绍,家属现场签署了公办养老院轮候、家庭养老床位、上门生活照料等服务申请资料
此外,针对老人的认知问题,颐康中心的工作人员还为张雪仪介绍了认知症就诊的绿色通道,以及医养康养护士健康巡访服务。这些服务不仅能让老人得到专业的医疗照护,也让张雪仪对母亲的健康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由于张雪仪对国内就医流程不熟悉,工作人员还热心协助她完成了挂号等服务,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她深感温暖。
儿子越洋电话发出求助
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内居家养老服务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海外子女们都希望国内的父母能够享受到这些专业服务。2024年12月,三元里街颐康中心同样接到了一通来自美国的越洋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焦急的家属,他远在美国,却时刻牵挂着家中80多岁的独居老母亲。长者患有糖尿病,上月因碰伤脚导致伤口久未痊愈,且多次向家属诉说疼痛,却坚决不愿前往医院就诊。家属对此束手无策,只能求助于颐康中心的社工。
继去年协助调药后,今年2月也接续协助送院处理脚部伤口
接到电话后,颐康中心的社工第一时间安抚了家属的情绪,并详细询问了长者的具体情况。随后,社工与护士组成团队,迅速上门探视长者。他们仔细检查了长者的伤口情况,发现伤口虽已结痂但仍有感染的风险。更令他们担忧的是,长者的血压异常偏高,已经达到了危险水平。
面对这样的情况,社工与护士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长者。他们耐心地向长者解释高血压的潜在风险,并展示陪诊的便利性与必要性。同时,他们还通过持续沟通逐步建立了与长者的信任关系。在两周的探访中,长者逐渐消除了对医院的恐惧和顾虑,最终同意在护士的陪同下前往医院就诊并调整用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