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佛山两会期间,佛山市政协委员杨文锐因喉咙不适,现场用AI虚拟人像代为发言,引发关注。
AI发声,登场两会,令人耳目一新。背后引发的思考是,在AI技术风起云涌、广泛应用的当下,如何抢抓新技术的风口,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必修课”。
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行动计划,充分释放出抢抓AI、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机遇的强烈信号,这将为佛山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气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变化。
首先,在政府服务领域。今年佛山两会召开前夕,禅城数智人“禅小i”已正式上岗,实现人机对话,7×24小时在线提供政务服务。南海区将推动“AI+政务服务”,顺德区计划联合顺职院成立AI大模型实训实验室,推动DeepSeek大模型充分运用于政务办公。可以期待的是,在政务服务方面,市民、企业将得到更快捷、便民的服务。
其次,在公共服务领域。例如,在佛山顺德新城,机器人成为服务市民的好帮手,通过“无人机+人工智能”模式,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难点堵点问题,显著提升了治理效率。在佛山顺德图书馆,联合本土嘉腾企业开发AGV(搬运机器人)拣消搬系统,提供AGV在图书馆配送方面的智能方案,目前已在图书馆内应用,实现图书自动消毒和跨楼层运输,大大提升图书效率。
“随着AI大模型应用逐步广泛,机器人不仅是程序性的设定,还将拥有自己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佛山市人大代表、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美葵表示,机器人赋能制造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再次,在产业转型领域。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制造业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广大企业在AI技术应用方面前景广阔。
奥比中光3D视觉感知智能制造基地从深圳引入,落地于顺德容桂。奥比中光致力于构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打造机器人的“眼睛”,是元宇宙、机器人、AR/VR等前沿科技的底层技术。
“项目落地容桂,对佛山抢抓AI浪潮机遇意义重大。”佛山市人大代表许星说,“佛山顺德家电产业基础扎实,AI技术的植入,应用场景多元,前景广阔。希望政府能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长期主义,抓住制造业优势,结合新技术手段,为企业培育发展沃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名润、刘鹏飞、刘艺明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