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6位代表结合各自履职实际,聚焦社会热点关切,“面对面”回答记者提问。
“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制造业是它的根基,是城市竞争力的‘定海神针’。2025农历新年一开工,省、市、区相继召开了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进一步提振了发展信心、增强了发展底气。”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欣表示,我们一直强调“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制造业不仅是实体经济的关键,更是广州的产业底蕴和发展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广州制造业发展的“最优解”。
郭晓欣扎根制造业20余载,是广州这片热土孕育的企业家,从去年5月份开始还受聘担任南沙区制造业人大代表专业小组组长,目前专业小组已邀请南沙区的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中从事制造业的代表共27名加入,与制造业相关的各级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我们将凝聚制造业人大代表专业力量,为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郭晓欣道。
过去一年,郭晓欣化身“调研达人”,走访了江苏、浙江等多地的制造业企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与市有关部门“头脑风暴”,从对接市场、技术、人才、资本、政策资源等方面“出谋划策”,为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提出许多“金点子”。郭晓欣还积极推动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强强联手”,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就如何让新质生产力赋能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郭晓欣建议,要为制造业企业“加油打气”,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引导、鼓励他们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强化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要下更大力度补助企业研发投入,让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轻装上阵”。
同时,要为制造业企业“筑巢引凤”,加强对制造业行业企业家尤其是青年企业家的指导,继续大力支持、指导制造业企业引进人才团队,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大力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工人,让企业有更多“能工巧匠”。此外,要助力制造业企业“茁壮成长”,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持续打造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努力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保驾护航。
“向实向‘新’、挺起制造业当家脊梁。”郭晓欣表示,通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广州市制造业逐“新”提质,将为广州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新动能、新活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作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罗知锋、王钰舜、陈铭曦
海报/严永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莫丽平、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