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上完公厕,夫妻俩接连中招……警惕这些传播方式!
2025-02-22 10:08:38
国家应急广播

2月21日

话题#女子上公厕染上诺如病毒#

登社交平台热搜

引发网友热议

2月16日,广东一男子发帖表示,妻子在2月15日上完公厕后疑似感染了诺如病毒。

由于女厕排队,妻子进入一个没冲干净的坑位,且没戴口罩在里面停留了几分钟,出来后不久便出现轻微干呕,而同行的自己也于几小时后开始发烧。

当事人社交平台截图

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南医大一附院感染管理处副研究员张翔表示,诺如病毒确实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风险,也就是说在公共卫生间如厕确实有被感染的风险。

相比起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作为一种隐秘的传播方式,常被大众忽略,但它的威力同样不容小觑。

诺如病毒气溶胶传播距离远、在空气中存留时间长、易污染周围物体。建议:

·如厕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去公厕可佩戴口罩;

·公厕管理人员要加强厕所内清洁与消毒通风。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

是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

流行的高发季节

近期已有不少人

被剧烈呕吐和腹泻

折磨得苦不堪言

此病毒

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

却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

那么

和它“过招”需要哪些“技能”?

知己知彼

了解“狡猾”的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感染大批人群,多是由于以下“狡猾”的特征:

超低感染剂量

只要10~100个病毒颗粒就能让人感染,而流感病毒通常需要数千个病毒颗粒才能致病。

传播途径多样

粪口传播: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喝了被污染的水。

接触传播:公共空间的门把手、电梯按钮、桌面等都可能存在病毒,手接触这些物体后再摸口鼻,就容易感染。

气溶胶传播:患者呕吐时,病毒会形成微小气溶胶飘散在空气中,周围人吸入后就可能感染。

此外,厕所冲水时也会形成气溶胶,若不盖马桶盖,病毒可能在空气中传播,并落到其他物体表面。

存活能力极强

为何酒精不宜用于诺如病毒的消毒?

一般来说,酒精对亲脂病毒有杀灭作用,一些亲脂病毒表面含包膜,酒精通过破坏这些亲脂成分达到消毒效果。

诺如病毒是一种亲水病毒,表面无包膜,对酒精的抗力高。因此,酒精对诺如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弱。

无症状也能排毒

诺如病毒变异速度快,免疫保护时间短(6个月至2年),同一人一年内可多次感染不同毒株。

患者症状消失后2周内仍可排出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也可传播病毒。

因此,学校、医院、餐厅等人员聚集场所近期应做好防范,避免出现诺如病毒的集中暴发。

提高警惕

出现这些症状速就医

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短,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通常2天内就会发病。如出现以下症状或其中之一,勿盲目服药,需立即就医:

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粪便稀水样,无脓血样便。

儿童出现呕吐症状,成人出现腹泻症状。

遇事不慌

学会正确处理呕吐物

1.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使用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完全覆盖,消毒至作用时间后,小心清除干净。

马桶或容器内的吐泻物可倒入10000~20000mg/L含氯消毒液,作用1小时后冲走。

2.少量污染物可用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将纱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浸湿,完全覆盖住污染物,作用30分钟以上,再小心清除干净。

图源:广东疾控

3.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4.处理完毕后,对清洁工具和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个人安全和环境卫生。

加强预防

洗手、消毒不能偷懒

✅勤洗手:肥皂+流水是关键;

✅环境消毒:酒精无效,必须用含氯消毒剂;

✅食品安全:海鲜必须煮熟再食用,切生食和熟食的案板要分开;

✅加强通风换气:在密闭或半密闭环境,尤其是公共卫生间,应定时通风;

✅患者在症状消失后仍需注意防护。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防范诺如病毒

切勿忽视

气溶胶这种隐秘的传播方式

近期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需做好防护

一旦接触到呕吐物

或疑似污染物后

立即用洗手液或肥皂

洗手至少20秒

并用流水冲洗

注意个人卫生

定时开窗通风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