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打出组合拳,激活智造新动能!番禺区加快构建“2104”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02-21 12:10:06
广州日报新花城

记者近日获悉,广州市番禺区科工商信局锚定番禺区智造创新城战略定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使命感,精准施策,真招实招频出,通过一系列前瞻性的规划与布局,加快构建“2104”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为番禺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添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使番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绽放出璀璨光芒。

坚持科学规划 深度布局双千亿产业雁阵

汽车产业方面,成立番禺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党委,串联起211家链上企业,通过项目储备、协商议事、要素支撑等举措,助力广汽集团总部整体搬迁至番禺汽车城。为加快汽车产业出海,引导区内广汽埃安等汽车出口企业评估产业链规模,优化产业链布局,完善分工体系,促进汽车产业境外直接投资增长。2024年,全区汽车制造业产值达1044.65亿元。

时尚产业方面,印发《广州市番禺区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广州市番禺区推动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成功举办2024广东时装周两季活动,吸引众多企业、时尚品牌和设计师参与。同时,通过组织番禺制造出海供需对接会,协助SHEIN、TEMU等全球快时尚龙头品牌开展招商对接活动,进一步推动国际跨境电商大型企业集聚发展。

广东时装周落户番禺

2024年,番禺区时尚产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SHEIN和埃安成功跻身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前100名,分列第5和第26位;在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番禺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为全面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印发《“千亿”专项行动实施意见》和《“千亿矩阵”实施意见》,以六大行动为抓手,打出包括时尚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强链、超千亿大镇夯基、超千亿园区提升、超千亿企业培育等一系列“组合拳”,全面推动形成乔灌草共生的热带雨林式产业创新生态。

发挥智核优势 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打造重大科技平台,推进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落户广州大学城计算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推动区政府与中山大学签订《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合作协议》,一期项目已成功申请立项,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升级改造方案,加快建设进度。

擦亮人才工作金字招牌,深入实施“番禺人才生态30条”,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全链条体制机制,打造人才集聚平台,构建全方位人才扶持服务体系,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前来创新创业。举办“超级创业者 智造启新篇”第七届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联动全国110所高校、30余个园区、商协会及投资机构,吸引近700个优质项目参赛,遴选出70个优质项目,其中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上市后备企业4家,“创二代”项目10个。

做好全社会研发投入统计,辅导企业完善研发费台账管理,对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开展监测辅导,确保研发数据应统尽统。2024年全区R&D经费投入101.36亿元,投入强度3.54%,创历史新高。

健全梯度培育机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培育体系,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981家、上市企业29家、全球“独角兽”企业4家,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

推进“两个赋能”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强化政策赋能,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上,完善培育政策体系,更新重点企业培育库,为企业提供上市、贷款贴息、用地等方面支持。在此基础上,发动近百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小巨人”申报自测,新增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壮大区域内优质企业群体。同时,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小升规”任务分解、培育、监测、反馈机制,持续梳理完善重点企业培育库名单,协调指导镇街做好企业走访摸查、帮扶服务、宣传发动和收储纳统工作,组织开展惠企扶持政策宣讲培训,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

广州大学城·中关村青创汇

强化科技赋能,在数字经济领域致力于打造新的增长极,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建设,目前广州大学城·中关村青创汇已进驻小鹏汇天、广州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海创人才科创中心三大平台。依托大学城丰富的科研人才资源,成功孵化并培育出一批知名骨干企业,其中探迹、小鹏汇天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星云开物、九尾、卓动、易方入选未来独角兽企业,持续引领区域数字经济迈向新高度。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樊芸 姚景怡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李波 通讯员:樊芸 阮汉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