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这种春季养肝菜,含钙量是牛奶的3倍!清肝利湿吃法送上
2025-02-21 10:55:59
广州日报新花城

有约君说

很多人都知道补钙要多喝牛奶,

其实,

很多蔬菜的可利用钙含量,

丝毫不逊色于牛奶。

比如眼下正当季的荠菜,

其钙含量约为294毫克/100克,

几乎是牛奶(104毫克/100克)的3倍!

而在中医看来,

荠菜是春天不可错过的“养肝菜”,

还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功效。


(图/视觉中国 文图无关)

荠菜怎么吃

更能发挥食养作用?

今天有约君为你整理了

开春必吃的荠菜食谱,

一起来解锁养生吃法吧!

开春宜多吃

柔肝养肝之物

春意渐浓,万物复苏,中医四季养生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时下正是护肝养阳的好时机。而春季养阳,除了要在日常起居等方面作调整外,还要在饮食上有点“小心机”。

考虑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宜少酸多辛,适当摄入温补人体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香葱、芹菜等,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抵抗力,抗御外邪对人体的侵袭。

日常饮食可适当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物,比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滋肾养肝,银耳润肺柔肝等。

考虑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宜少酸多辛,适当摄入温补人体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香葱、芹菜等,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抵抗力,抗御以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

日常饮食可适当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物,比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滋肾养肝,银耳润肺柔肝等。

荠菜:清肝明目 和脾利湿

自古时起,荠菜就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苏东坡曾写下“时绕麦田求野荠”的名句,盛赞荠菜为“天然之珍”;陆游也曾感叹“春来荠美忽忘归”,认为蕨、薇等野菜虽然好吃,却还是比不过荠菜的鲜美。

荠菜不仅是一道菜,也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最早见于《名医别录》,称能“利肝和中”;《本草纲目》则指出荠菜可“明目益胃”。

中医认为,荠菜性平,味甘,入肝、脾、膀胱经,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压的功效。

荠菜平和,不偏热,也不偏寒(也有观点认为其微寒),因此无论是寒热不均引起的春日不适,还是冬天的寒气郁闭变成了火,适当吃些荠菜,能帮助身体恢复平和正气。

小提醒:

本身有消化道疾病(如糜烂性胃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消化性溃疡)的人,不应过多食用,否则容易损伤胃黏膜,甚至引发消化道出血。

荠菜含类似催产素的成分,孕妇不宜食用;

体质虚寒、脾虚便溏腹泻者,不宜过多食用。

荠菜是天然“补钙高手”

但吃法有一定讲究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荠菜不但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荠菜中的钙含量也很丰富,每100克荠菜的钙含量约294毫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绿叶菜作为植物性食物,所含的草酸、植酸、糅酸等植物酸会与钙结合,形成不可溶的草酸钙、植酸钙、糅酸钙,会干扰钙的吸收。

总的来说,属十字花科的荠菜,菜草酸含量相较苋菜、菠菜等蔬菜要低不少,对钙的吸收影响不算太大。

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尽量留住绿叶菜的钙?

可以通过调整烹饪方式、合理搭配来实现,比如以下几招:

①焯水。在加工草酸含量较高的蔬菜前,可以先用沸水焯一下,一般不超过15秒,可以去除相当一部分的草酸。

②避免含草酸高的食物与补钙食物同时摄入。

③搭配富含蛋白的食物,比如肉禽蛋奶豆。适量的蛋白和氨基酸,可与钙离子结合成可溶性物质,增加吸收率。

④搭配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包括豆类、绿叶菜、动物肝脏和鱼类,能帮助钙吸收。

⑤搭配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类、动物肝脏、蛋黄、晒干的木耳、香菇等,不仅能促进钙吸收,还能减少钙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⑥搭配含镁的食物,如绿叶菜、坚果(如腰果、榛子)、粗粮(如荞麦、燕麦、黑米),可改善骨矿物质密度。

⑦调味不要放太多盐,否则增加钙的排出量。调味可以少量加一些醋。醋被认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钙的溶出量。

当然了,如果仅从“补钙”这一个需求出发,一般还是更推荐喝牛奶——牛奶及奶制品的钙吸收率“断层领先”,奶制品中的许多因子还能帮助钙更好被人体吸收。

荠菜怎么吃

更能发挥食养作用?

早春的荠菜鲜美富有风味,又顺应春季养肝的需要,还是清除体内积热的好食材,同时荠菜不会过于寒凉,伤到人体的阳气。

如何挑选、处理荠菜?

建议到商超或菜场选购荠菜,不推荐自行到野外采摘;

建议挑选不带花的荠菜,比较鲜嫩、好吃;

荠菜根部的药用价值最高,制作食疗方时建议保留;

焯水能去除荠菜的草酸与杂质,一般不超过1分钟,不宜久烧久煮。


(图/视觉中国 文图无关)

在食用上,荠菜有很多种吃法,可以煮粥、做汤、煎蛋,还能做成馅料包饺子、馄饨、春卷等,吃法非常丰富。

今天总结了几个荠菜的经典食养方,不妨一试。

荠菜粥

材料:新鲜荠菜25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荠菜洗净或焯水,切碎,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500~800毫升,小火煲煮。

点评:健脾胃、利湿、明目,适合日常保健食用。

荠菜豆腐蘑菇羹

材料:荠菜150克,豆腐一块,蘑菇30克,肉末适量,盐、姜少许。

做法:荠菜洗净,焯水切碎;豆腐切小块;肉末调味备用;热锅冷油把蘑菇煎至两面金黄备用;另起锅热油放姜片爆香,倒肉末翻炒均匀,加开水煮4分钟左右。依次放入豆腐、蘑菇、荠菜,煮沸后加盐,即可食用。

点评:清热利水。

荠菜肉末鸡蛋饺

材料:荠菜200克,肉末100克,鸡蛋1个,饺子皮适量,酱油、盐、芝麻油适量。

做法:荠菜焯水,切碎备用;肉末加入鸡蛋搅匀,再加入荠菜、酱油、盐、芝麻油,并一同搅匀成馅,包成饺子,水煮或蒸熟即可。

点评:清肝火,养肝肾,适合有怕热易怒、口舌生疮、口苦口臭、咽干咽痛、大便干结等内热表现的人群。

荠菜木耳鲮鱼丸

材料:鲜荠菜100克,黑木耳10克,鲮鱼肉500克,淀粉适量。

做法:荠菜焯水后过冷水,捞起挤干水分切碎;木耳泡发后切碎;鲮鱼肉用刀剁至黏稠,加入淀粉、荠菜、木耳,用手甩打到鱼肉成鱼胶;锅中加水,烧开后改小火,将鱼胶挤成丸子放入锅中,加入少许枸杞子、生姜片、葱花,加盐调味。

点评:清肝明目,利尿降压,可用于小便不利,目赤疼痛,高血压,肾炎水肿等,是春季食疗佳品。

荠菜二豆鲫鱼汤

材料:荠菜100克,黑豆30克,赤小豆30克,白鲫鱼1条(约400克),生姜3片。

做法:白鲫鱼去鳞和内脏,洗净,在油锅中略煎至7分熟;将鲫鱼放入砂锅,加入洗净的荠菜、黑豆、赤小豆、生姜以及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加盐调味。

点评:健脾、利湿、消肿,尤其适合水肿伴有尿少、尿赤,或伴有口渴、发热等不适的人群食用。也适合痰湿体质的人群食用。

综合自健康有约、广州日报往期、广东省中医院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公众号

图/视觉中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