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佛山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佛山市人大代表、南海区区长王勇接受媒体专访,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畅谈今年南海的发展思路。王勇表示,南海将紧扣“再造一个新佛山”目标,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城乡融合、人文经济等领域全面发力,努力为佛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南海力量。
以“五个有、五个更”重塑发展逻辑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吹响“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奋进号角。作为佛山经济大区、制造业大区之一,南海将如何展现“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挑大梁、作贡献?王勇表示,南海将坚定不移抓改革、促转型,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为“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南海力量。据悉,今年南海将重点做到“五个有、五个更”。
在“有计划,更有变化”上,南海今年将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国资国企、集体经济、文旅融合等10大方面改革落地,努力以改革争先赢得高质量发展的领先地位。在“有增长,更有成长”上,南海将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以应用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打造一流的人文环境,广泛吸引天下英才齐聚南海。在“有风景,更有场景”上,今年,南海将重点推动超50个项目、100亿元投资落地,以项目链接资源、以场景激活风景,牵引人文经济勃发。
在“有业态,更有生态”上,南海今年要使招商引资的支撑更硬,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发力,加快“五代”小微科创企业园建设;打造一流产业生态系统,推动招商引资从“给项目优惠”向“给产业生态”转变。最后,在“有任务,更有服务”上,南海将聚力打造高效政府,推广“AI+政务服务”,升级“一网通办”“一件事”主题集成办理,优化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让“拿地即开工”“完工即投产”成为常态。
产业科技互促锻造智造强区硬实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中之重。南海作为佛山制造业大区,将如何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突破。为此,王勇表示,坚持制造业当家,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南海经济高位再突围的必然要求。接下来,南海将从四个方面努力:
首先是协同科创促转化,南海将发挥南海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推动产业与科技融合聚变,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全年新增创新联合体10个,力争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总数达60个。构建高校与企业常态对接、全面战略合作机制,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其次,是以众成大稳集群。南海将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壮大2个千亿级、16个两百亿级制造业集群,推动“3+3”新型产业集群加快聚链成势,培育电力设备智造千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沿链经济”。
再次是智改数转激活力。南海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智化转型。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发布2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探索“电商+制造”“文化+制造”“数字+制造”,深化“两业”融合、业态创新。最后,是配优资源强保障,接下来,南海将持续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力争全年供应产业用地6000亩以上。大力实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六大行动”,以最优的经济资源配置,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发展。
深化城乡融合模式绘就“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南海作为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新的一年如何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王勇接受采访时表示,南海将统筹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省实验区建设,通过“开放共赢”“基础共建”“示范共进”“农村共富”“环境共美”“民生共享”来进一步深化城乡融合模式变革。
其中,在开放共赢上,南海将强化大湾区新格局意识,主动拥抱“黄金内湾”,加快建设香港(佛山)科创转化合作区、粤港澳中药制剂联合实验室。拓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出口业务,建设海外企业采购服务基地,发挥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功能,服务企业更好抱团出海、布局全球。在基础共建上,南海将加快推进地铁2号线南海段等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高标准建设“七湖三湾一站一园”12个城市建设重点片区,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电网。
值得一提的是,南海还将坚持以人文经济扩增城市容量、激活高端消费、引领产业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据悉,南海持续举办“食客封神”等文商旅促消费活动,大力建设千灯湖中轴文旅商贸集聚区,打造三大演艺消费核心区,全面建设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演艺新高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鹏飞、刘艺明、王名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枫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