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鼻咽癌患者可实现“优生存”!国际巅峰期刊首次发表原创研究成果,来自广州!
2025-02-20 18:09:46
广州日报新花城

七年磨一剑,鼻咽癌诊疗再次实现重大突破,让患者不仅活得久,更能活得好!2月2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宣布,该中心马骏院士、孙颖教授、唐玲珑教授团队的研究证实,在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仅照射化疗后的肿瘤范围,不仅不会增加癌症复发,还能显著降低放疗带来的听力损伤、口干等不可逆的毒副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这项研究发表在影响因子高达503.1的国际肿瘤学巅峰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获悉,该刊物以往主要发表癌症流行病学报告和综述。马骏院士团队的这项研究,是CA创刊以来发表的首篇原创临床试验研究成果,代表了国际学术共同体对中国学者研究的认可。

“以人民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这项研究成果不仅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了患者、社会、政府的医疗成本,还有利于医院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有意义、有价值的临床研究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委书记武少新表示,作为国际鼻咽癌治疗重镇,经过数代中肿医生的接力,该院接治的鼻咽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86%,而这一最新研究也推动了我国鼻咽癌诊疗实现从“保生存”到优生存的跨越式突破。


2月20日,国际著名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发表该项研究,通讯作者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孙颖教授、唐玲珑教授、郭蕊副主任医师、谢方云教授。其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唐玲珑教授、陈林博士,中山市人民医院徐桂琼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宁教授以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成龙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


观看视频,一分钟了解马骏院士团队科研成果

放疗缩小体积 疗效不变毒性降低

鼻咽癌是华南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根治手段,但中晚期患者需要在放疗前接受化疗,放疗前化疗使90%患者的肿瘤体积缩小,而以往国际指南推荐的放疗照射范围仍需包括化疗前的肿瘤体积大小,导致周围正常组织如内耳、腮腺接受高剂量辐射,引发听力损伤、口干等不可逆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我们中心二十年的努力,每100个鼻咽癌病人就有86个可以活下来,但是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放射治疗导致生活质量不好的问题。比如说有些人的脖子美观度受影响,有些人口干得厉害,到哪儿都要拎着水壶,晚上睡觉时也要频繁起来喝水。还有更严重的人出现失聪,到门诊随访时戴着助听器,我要用很大的声音跟他讲话。”马骏院士表示,这些鼻咽癌患者需要家庭的照顾,经济负担较重。“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把病人治好,也要让他们活得好,这是我们的初心,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去降低抗癌治疗的毒副反应。”

据团队成员唐玲珑主任医师介绍,从七年前开始,马骏院士团队牵头,联合中山市人民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启动了缩小放疗体积以“减毒”的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该团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标准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设计,纳入445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基于化疗后和化疗前肿瘤范围进行放疗。主要终点为3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次要终点包括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

左为对照组(对化疗前的肿瘤范围进行放疗),右为试验组(对化疗后的治疗范围放疗)

研究证实,对比传统放疗按照化疗前的肿瘤方位进行照射,新的方案仅照射化疗后的肿瘤范围,并没有增加肿瘤复发,3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达91.5%,与传统疗法持平。与此同时,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降低4成,晚期严重中耳炎发生率锐减5成,口干症状改善6成。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体力状态、情绪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口干及唾液黏稠症状减轻。

化疗后范围放疗和传统放疗毒副反应对比

鼻咽癌诊疗 “中国方案”领跑世界

作为位于华南的肿瘤防治“国家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在鼻咽癌诊治上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实现为患者从“保生存”到“优生存”的跨越,也让鼻咽癌诊疗“中国方案”领跑世界。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获悉,近二十年来,马骏院士团队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 主导国际通用分期标准(UICC/AJCC),12项修订中8项来自本团队的研究结果。

▶ 首创鼻咽癌“增效减毒”理论体系及治疗策略,论文发表于NEJM, Lancet(3篇),JAMA(2篇),BMJ(2篇)等四大临床主刊,获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3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重大进展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 推动美国NCCN指南诊疗路径更新,6项重大调整中5项是基于本团队的研究,作为主席牵头制定《中国-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临床诊治国际指南》及《中国-美国-欧洲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国际指南》。

▶ 建成世界最大的鼻咽癌治疗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每年收治鼻咽癌超过7000例,在欧洲机构“Expertscape”全球鼻咽癌学术排名中名列第一。

目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已建立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肿瘤个体化诊治的基础研究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并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及教育部创新团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徐依励 通讯员:文朝阳、陈鋆

图/由医院提供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徐依励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雪华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