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建体系、拓空间、优机制,奋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2025-02-06 11:34:12
广州日报新花城


2月6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在现场发言中表示,增城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建体系、拓空间、优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动力源。2025年重点聚焦“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0亿元,工业投资33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力争6%的年度目标。

18472763bf98d03a2be1efc7d008b022_.png

打造具有增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谋深做实产业布局,打造具有增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国家战略所向、广州发展所需、增城产业所能,主动衔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增城“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203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重点把握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产业,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做大经济增长“强引擎”。聚焦智能化、绿色化,推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智能家居等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提升,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围绕专业化、高端化,推动科技服务、物流与供应链、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实体经济“增值赋能”。

“三大攻坚行动”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

实施“三大攻坚行动”,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推动产业空间整合优化、产城人共融发展,让生产更高效、生活更美好、生态更优质。实施城市更新大攻坚行动,启动5条城中村改造、完成投资100亿元,推进1000亩低效用地“工改工”,挖潜置换存量空间,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现有产业升级,导入新兴产业,创造新的产业生态。实施园区建设大提速行动,推动增城开发区提质增效,加快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创建“枢纽+通道+网络”国家物流枢纽示范区,争取每年整合产业用地5000亩以上,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承载力强的“万亩千亿”园区平台,以大空间、大载体承载大项目、大产业落地。实施城乡品质大提升行动,结合“办全运”“百千万工程”“绿美增城生态建设”,推动城乡风貌美“颜”提“质”、城乡品质提档升级,为各类产业和人才提供优质发展空间。

凝聚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工作合力

完善产业统筹机制,凝聚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工作合力。统筹资源、改变队形、创新打法,优化产业发展“软硬环境”,让增城成为产业投资首选地、优选地。完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整合“市场+资源+应用场景”,力争每年引进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50个。发挥增芯、众山、袋鼠妈妈等“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支持“链主”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建设专业园区,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单项冠军,构建层次分明、枝繁叶茂的“企业生态雨林”。擦亮“企呼我应、增心服务”品牌,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推动智达星空等48个产业项目尽快开工,希音、顺科等146个在建项目早日投产。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增城将保持“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昂扬姿态,铆足干劲大抓产业、抓大产业,掀起产业发展大干快干热潮,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作出增城贡献。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夏强 通讯员:增宣

海报/陈希、郭俊航、王敏聪、鲍一如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甄志良、王安蕾、王钰舜、栾晓森、陈镜州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