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2月5日,蛇年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是广东连续第三年举行的“新春第一会”,本次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教育战线如何谋划高质量发展大计,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有关单位,看看新一年的发展底气。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表示,广美是华南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美术学府,建校70余年,形成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长期深度参与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关于如何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学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做法。
一、发挥联盟作用,凝聚联盟合力。“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简称“双百行动”,省内125所高校与86个县市区结对共建,组建乡村建设规划、乡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三大高校联盟。林蓝介绍,广州美术学院作为“双百行动”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盟主”,集结整合45所高校力量,组建景观风貌等5个专业委员会。同时,立足“县域所需、高校所能”,高校与县镇“结对子”,形成“组团”合作模式。
二、发挥大赛作用,以赛献策。作为大赛承办单位之一,精心组织好“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广州美术学院直接以广东境内数百条乡村实景为赛题,通过制定方案,广泛动员,引导高校师生深入乡村一线调研,创作出“美学+文化”的作品,做到以大赛“出作品、出人才、出成绩”。同时,各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深化合作,将优秀作品应用于乡村风貌提升、乡村振兴等实际工作中,第一届参赛作品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122个县389个镇493个村,其中130多件参赛作品现已落地实施,切实践行从思想到蓝图、再从蓝图变成果的实践转化过程,推动“粤美乡村”风貌设计落地生效,把论文写在了广东乡村大地上。
三、发挥师生作用,艺术赋能乡村。林蓝介绍,其中主要有三点具体做法——
首先是赋能镇村风貌提升。针对与广美结对的阳春典型镇——春湾镇的建设,广美提出了“山水交融·水墨春湾”的设计理念,突出景观与自然的融合,“例如其中慈云岩绿美公园项目就把景观美化工程与山体景观融合起来,步道与山体融为一体,提升整体观赏性,使之成为当地典范。而对韶关始兴县古村落周前村的改造,则更注重引入现代艺术理念,打造乡村美术馆、艺术家驻地等具有艺术韵味的现代乡土建筑和岭南乡村生活新样式。”
其次是赋能农业产业发展。林蓝解释,“我们为阳春小生花蛋、水晶鲷鱼等农副产品进行IP形象及LOGO设计,通过这一系列标识、包装、品牌设计及系列电商推广,原本无人问津的水晶鲷鱼,如今年产量250万斤,产值2000万元,‘八甲水晶鲷鱼’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特色产业。”
最后是赋能文化下乡。广美去年一年组建70余支队伍,近千名师生奔赴广东乡村建设一线,在汕尾等地开展艺术墙绘,在阳春举办“‘双百行动’写生作品展”,以艺术之“美”点“靓”乡村。
林蓝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广美将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在“强富绿美”中,继续担当好“美”的角色。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欣潼 通讯员:江粤军
图/学校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梁超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