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万家团圆时,他们“医”路守护
2025-02-05 17:31:36
广州日报新花城

2月5日是乙巳蛇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而言,这个春节没有停歇,只有坚守。团聚的喜悦被繁忙的工作所替代,他们用专业和爱心,为患者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默默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安全。

急诊科的春节坚守

大年初一,急诊科的门诊大厅内人头攒动,候诊的队伍排到了门口。据数据统计,从除夕至初三,急诊科分诊台的门诊量高达2091人次,其中年初二单日门诊量更是突破600人次,远超平日水平。面对焦急等待的患者和家属,分诊台的护士们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耐心安抚,用温柔的话语化解他们的不安与焦虑。“请大家不要着急,按顺序排队,我们会尽快为大家安排就诊。”这句话,她们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却始终保持着微笑与耐心。

忙碌的分诊台

抢救室内,气氛更是紧张而凝重。这里是生死较量的最前沿,医护人员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为每一个濒危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年初一的一个清晨,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被紧急送入抢救室,心跳呼吸骤停,情况危急。“快!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和指令,抢救团队迅速到位,心电监护显示室颤,立即给予200J双向波电除颤,同时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一系列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多次电除颤和药物治疗,患者终于恢复自主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逐渐稳定,随后被转入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急诊科医护人员紧张抢救中

春节期间,抢救室的医护人员几乎每天都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据统计,从除夕至初三,抢救室共收治急危重症患者288人次,年初二单日收治量更是高达80人次。除了院内急救,急诊科还承担着繁重的院前120急救任务。除夕至年初三,救护车出车量高达58趟,平均每天出车近15次。无论是突发心梗的老人,还是意外受伤的孩童,急救团队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用专业和速度为患者赢得生机。

急诊科医护人员抢救意外受伤的患者

留观区,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收治的是一些病情相对稳定但仍需观察的患者。春节期间,许多患者无法回家过年,留观区的护士们便化身“临时家属”,用温情守护着每一位患者。她们不仅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更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用温暖的笑容和贴心的话语,让患者在医院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节日的喜庆氛围。

年初一ICU里的日常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ICU病房时,这里已经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大年初一,ICU内有57位患者正在接受精心治疗,床位使用率远超核定数,但医护人员们依旧保持着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开始了新一天的战斗。

ICU病房

清晨,随着ICU的日常节奏,医护人员们开始了例行的查房、治疗和晨间护理。他们的脚步坚定而匆忙,穿梭在狭窄的走廊之间,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只为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细致的关怀和最有效的治疗。在众多患者中,13床的患者尤为引人注目。他正在接受ECMO联合CRRT治疗,这是一项复杂且对技术要求极高的治疗。医护人员们围成一圈,专注地观察着ECMO机器的运转和CRRT设备的滴答声,确保血液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的温度和流量都处于最佳状态。

上午9时多,快速反应系统(RRS)的紧急电话呼叫响起。急诊一位患者情况危急,需要立即启动ECMO支持。ECMO团队迅速集结,带着专业的设备和满腔的责任感,前往介入室与急诊科的同事进行无缝交接。在介入室内,ECMO团队与心血管介入手术团队紧密合作,经过一番紧张而有序的操作,成功完成了清醒ECMO置管术下的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的情况逐渐稳定,安然返回ICU病房。这一刻,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们又一次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

在这繁忙的工作间隙,ICU的医护人员们也在寻找着属于他们的快乐。他们相互之间派发红包,用这种传统的方式传递着新年的祝福和同事间的深厚情谊。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这个特殊的春节。他们知道,每一个坚守在岗位上的时刻,都是对生命最真挚的守护与尊重。

春节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精神。他们坚守在“医”线,用责任和担当为生命保驾、为健康护航。在这个充满希望和爱的节日里,他们是最美的风景线。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麦裕玲 通讯员陈颖臻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