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龙归沧海,灵蛇舞新岁。乙巳蛇年正月初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戏曲频道圆满播出。戏曲名家新秀、演员歌手相聚历史文化名城太原,于戏韵流转间,携手贡献了一台惊喜不断、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盛宴。
今年,总台春节戏曲晚会落地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利用无人机航拍、外景街区秀等形式舞台延展到多个代表性特色地标,呈现出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让戏曲深入市井烟火之中,让观众沉浸式走进春节戏曲晚会。
戏曲嘉年华《百戏芳华》上演了一场多剧种融合的精彩演出——从国粹京剧、中原豫剧、山西梆子绝活,到潮汕英歌舞、广西壮剧,再到稷山高台花鼓、清徐抬棍、寿阳高跷竹马戏等非遗艺术门类,在太原古县城的街道上竞相绽放,呈现出戏曲艺术的多元魅力。
地域特色秀演《老巷烟火》中,歌手井胧、万妮达的说唱与太原莲花落传承人王名乐、晋剧演员任舒静等地方特色表演巧妙融合,结合太原植物园、钟楼街的风情特色,与流行说唱相映成趣,既彰显了山西味道,又展现了“锦绣太原”的喜庆年味。
戏曲创演秀《华彩满堂》,在张灯结彩的氛围烘托之下,通过戏曲将团圆观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等人生华彩瞬间呈现,在喜庆的场景沉浸感中,为观众呈现新一年的美好图景。《白蛇传》作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今年也在戏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京剧、粤剧、川剧、婺剧四个白娘子轮番亮相,集体为观众带来蛇年的美好祝福。
《弦歌不辍》《戏游童梦》两个节目则呈现戏曲的代代传承与生生不息。前者是各剧种流派名家携弟子后辈同台献艺,名家与新秀接力唱响戏曲名段,铿锵唱腔、高潮连连,接续的力量在此刻变得具象化;后者则上演了一场小朋友的戏曲之旅,在小戏骨一出出精湛的戏曲表演中,将美德传承弘扬。此外,演员曾黎、张睿跨界演绎戏歌演唱《国风新声·西厢寻他》,将西厢记的故事通过戏曲声腔与流行音乐创意融合婉转道来,让人流连忘返。
今年的春节戏曲晚会仍旧围绕“思想+艺术+技术”进行创新融合,将科技深度融入节目呈现形式,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也让古老戏曲在科技浪潮之下,以“戏曲+”的形式与时代同频,焕发出不一样的精彩。
武戏科技联动节目《纵横天地》中,数千架无人机在太原古县城上空组合成孙悟空、二郎神、哮天犬等经典形象,与地面戏曲演员形成“空地联动”,演绎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创新节目,既为观众带来了视听享受,也拓宽了传统戏曲的舞台空间,让现代科技与戏曲交融,碰撞出绚烂的艺术火花!
多媒体创意秀《活色生香》运用虚拟视效和动作捕捉技术“唤醒”金代戏俑,在张建国、董圆圆、朱世慧、杨赤、张军等戏曲名家的配音中,乘坐晋侯鸟尊,飞越城市上空,共赴晋祠水镜台。在古老的晋祠水镜台上演绎昆曲“压卷之作”洪昇《长生殿》原本传奇。
“创意剧空间”《我的大观园》是今年春戏晚的创新尝试,成为总台开辟“戏曲微短剧”市场的首次尝试,打造“大戏看总台”的新样态。节目运用电影语言将章回体的古典小说呈现为演剧结构,通过陈丽君、何青青、李云霄等青年越剧演员展现《红楼梦》中的经典形象,向全国人民送出祝福。
同样,利用影视化拍摄,许娣、武凌云、苗洁等戏曲名家携手张凯丽、刘宇、郑业成等演员歌手,共同演绎了戏曲情景剧《大院人家》,将戏曲表演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讲述了大院里一家人温暖的过年趣事,在欢声笑语中,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感拉满。
四海同心,共贺新春。在戏曲融合秀《跨越山海》中,粤剧名家曾小敏、京剧名家王珮瑜、昆曲名家施夏明,通过多屏互动与法国、意大利、智利、新加坡、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海外戏迷票友完成了一场跨越万里的大联唱。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