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消息,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2020年以来,我国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推出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新能源车险业务增长迅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阶段性地出现了出险率和维修成本较高、部分车型保险风险与价格不匹配、少数车辆投保不畅、部分车型保费较高、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等现象,引起了各方关注。
《指导意见》提出,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包括丰富维修零配件供给渠道和类型,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推动新能源汽车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指导意见》明确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丰富商业车险产品,包括研究推出“基本+变动”车险组合产品,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车险产品,为相关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保险保障。优化新车型保险定价标准,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车型风险分级等因素,提升定价精准度和合理性。
此外,《指导意见》还明确,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提升理赔质效,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费率回溯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支撑保障,加强相关部委及所属单位的统筹协调,建立常态化联系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数据共享。行业协同推动各项措施落地,作好宣传引导。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并上线运行“车险好投保”平台。任何新能源车主在常规渠道投保遇到困难时,可选择通过此平台链接保险公司投保,且保险公司不得拒保。财险行业将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有效实现愿保尽保。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冬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