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佛山顺德两会上,该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大做强经济增量,其中把“激发消费潜能”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且全文多处提及消费。
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显著变化?未来又该如何“出招”促消费并打造消费之城?今日,广州日报圆桌会邀请了三位代表委员围绕“激发区域消费潜能”话题各抒己见。
他们分别是:顺德区人大代表,容桂零售服务业协会会长、佛山市顺德区德隆胜百货商场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文彬;顺德区政协常委、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常务副总经理谢奕斐;顺德区人大代表,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岑坤杰。
陈村“节庆消费”成为城市亮眼风景线
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顺德罕见地将“消费”提到重要位置,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何文彬:当前,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且促进消费能够直接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生产与发展,例如家电制造业、服务业、餐饮业、家具行业等都有正面的影响。
将“激发消费潜能”放在重要位置,可以提高消费者对高质服务、高质产品需求的增长,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体验,推动行业向高端、智能、环保、便利的发展方向升级。另外,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消费”能够有效创造更加多就业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社会投资者向销售、餐饮、文旅、建材、服务等行业大力投资宣传,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谢奕斐:工作报告中不仅提到了促消费,还提到重点发展几样消费,如首发经济、谷子经济、宠物经济、银发经济等,体现了顺德当前需要从这些方面完善优化和提升消费者结构。
当下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的消费群体正在发生变化,所以顺德也需要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多元化,积极去适应当下消费群体的变化。
例如当前一些文旅载体推出了“宠物友好园区”,很好地适应了宠物经济需求。再是可以进一步思考“银发经济”顺德要如何适配,当前一些离退休的职工,他们不少是一批高知人群,顺德应该给他们配备怎么样的旅游资源、消费环境,这些都是需要当地文旅产业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落地的东西。
二、在促消费上,您觉得政企各方应该如何发力?可否提一些建议或举措?
何文彬:我本人作为线下家电零售行业的一员,在本土经营实体零售业已经超过20年。
从政府层面来讲,我认为政府可多营造消费场景,打造当地的特色消费;也可以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出发,支持线下商铺主动宣传造节推广,营造良好的购物氛围。一些细节可以提升消费者来顺德消费体验,例如,节假日期间可加强路面执法,优化路面交通情况,在消费热点增加停车位。在监管上,职能部门要针对无证销售、虚假宣传、预存圈钱、恶意低价套订等违法行为加强监管,让市民“敢消费”“无忧消费”。
从企业层面来讲,企业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元化宣传,提高曝光率,如打造老板IP、直播带货,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促消费活动共同造节。当然,企业必须要提高服务质量和售后保障,如30天无理由退货、30天只换不修、无门槛促销体验等,这些都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满意度。
岑坤杰:政府要成为促消费的积极推动者。例如开拓思路,创新文旅玩法、丰富文旅业态、打造消费场景,推动“网红”变“长红”。
例如去年,陈村已持续点燃“节庆热度”。我们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第40届迎春花市、新春焰火晚会、美食文化周、半程马拉松等活动,为陈村“吸粉”引流超300万人次,拉动消费近2亿元,全网总曝光量近10亿次。
此外,我们还立足“以节为媒、以节促游、以节引商”,2025年我们计划将持续创新,做优做强陈村迎春花市、美食文化周、龙舟争霸赛等节事品牌,探索举办镇域骑行、咖啡节、艺文周等主题活动,营造全年不间断的文旅嘉年华,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把陈村作为节假日的出游首选,为城市消费引流。
此外,通过“水兴城乡”工作统筹民生和消费。例如我们将打造城市中轴滨水秀台,镇村合力推进新城南片区统筹开发,引入优质项目,让滨水区域注入商业活力,着力打造区域内稀缺的“公园商业街区”,开发“潮趣、潮玩、潮购、潮游”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建设一个“长在公园上,开在花海里,精致顺德味,健康新生活”的特色片区。
三、当前“国补”等各类促消费的政策不断,顺德该如何用好这些政策?
何文彬:去年以来,“国补”“以旧换新”的政策力度非常大,对促进消费有明显的作用,顺德政府可与地方品牌企业合作加大补贴力度,针对本地优质商户加快补贴资金发放,降低商户的资金压力,也可以由政府直接补贴给消费者。
同样,政府做好监管同样重要,针对套补、骗补行为加强监管,对合法经营,积极配合的商户给予支持和肯定,可能提供媒体支持引流或宣传推广扶持等创新方法。
统筹/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昕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子宁、王名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