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骨增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有正常腿被医生伪装成畸形做“断骨增高”,术后有人双腿长短不一,有人患上关节炎,还有人发生严重感染……
断骨增高,听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实际风险也非常之高。它是根据肢体组织在一定力量的刺激下可以再生的原理,先将骨头断开,再通过固定支架将肢体慢慢拉长。在医学上,这是一项有创伤的疾病治疗技术,仅被用于治疗先天畸形、后天原因导致的肢体短缩、骨缺损等疾病。早在2006年,我国卫生部门就划定了“红区”,严禁将其用于美容项目。可为何在现实中,这一技术在美容市场仍有空间?
主观上看,这是身高焦虑作祟。
不知从何时起,身高已经被视为优势和“颜值”的代名词了。很多人为了“长高”可谓想尽办法,垫增高鞋垫、穿高跟鞋、吃各种药……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若是为了“长高”不惜断骨,着实不明智。人的身高增长有其规律,如果骨骺已经完全闭合,无论使用何种刺激手段都难以再长高。所谓断骨增高,不过是有心人利用身高焦虑操纵的骗术,是违背科学的无稽之谈,“无脑入”只会为自身招致祸患。
客观上讲,这是有人“利”令智昏。
比如,有“医托”利用一些人的身高焦虑,诱导健康人进行手术;有医生在X光片和病历上做手脚,借畸形矫正行断骨增高的“邪术”;有中介机构在各平台明目张胆发广告揽客。他们打着“长高美容”“脱胎换骨”的幌子,故意夸大手术效果,淡化或隐瞒风险,诱导“腿友”花高价去“增高”。为了牟利无所不用其极,其心可诛。
怎么治?细化相关规定、加强医疗监管,强化平台把关……对策固然有用,但真正执行起来却是效果难测。说到底,还是要断了人们“断骨增高”的念头,树立正确的身高观和健康观。在这方面,专家、媒体不妨积极作为,只有引导大家走出畸形的审美“心结”,才能铲除断骨增高的生存空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庹亚男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