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百千万 新丰貌 | 黄埔:绿水青山提“颜值” 金山银山增“价值”
2025-01-17 07:30:25
广州日报新花城

从油麻山森林公园极目远眺,山脚下大科学装置区静静矗立,展现高水平科技的磅礴力量;麦村的现代农业园游客如织,蓝莓基地的蓝莓挂满枝头,以“菜篮子”鼓起村民“钱袋子”;莲塘村古风悠悠,新入驻的婚庆基地将带来更多“流量”……

近日,记者深入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以及九佛街的多条村落调研,了解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建设情况和经验做法,记录黄埔典型镇、典型村培育新“丰”貌,感受高质量发展新面貌、新气象。

当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锚定打造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双标杆区的总目标,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品牌,在促进城乡融合上绘就新图景。


在油麻山森林公园俯瞰新龙镇。

做强产业支撑

推动“沉睡土地”变产业高地

新龙镇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南部,是黄埔区唯一的镇。这里有诗意麦村、碧水金坑、生态油麻山勾勒的乡村振兴和美蓝图,也有“一区五园”的产业新格局。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在2023年省典型镇、市“百千万工程”年度考核中,新龙镇获评“优秀”等次,首次进入2024年全国千强镇。

增强“百千万工程”内生动力,项目“引得来、落得下”是关键。新龙镇创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规划+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统筹实施路径,加强土地资源统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推动“沉睡土地”变产业高地。2024年完成征地1127亩,有效支撑了小鹏汽车等10多个项目的用地需求。

项目“落得下”,更要“长得大”。随着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不断加强高端创新资源和要素的引育,新龙镇谋划“一区五园”主动承接资源,“优空间、育新能”,以“园”的集聚、“链”的锻造,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从高空俯瞰,两个巨型“轮胎”建筑格外抢眼,这是位于新龙镇的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作为世界第二、中国首个航空轮胎研发与创新基地,中心将衍生的先进技术外溢到高端轮胎产品中,实现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如今,黄埔轮胎自有品牌新能源汽车轮胎已实现首胎下线,全年孵化落户企业49家,4家实现升规入统,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凸显。

大产业,强带动,特色资源正转化为经济“镇”能量。新龙镇融入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浪潮,由新能源汽车、生物安全、科教创新、循环产业、新型储能材料构筑的“一区五园”格局,连续四年固定资产投资超百亿,带动发展浪潮动能澎湃。

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方面,这里亦可圈可点。新龙镇高标准统筹规划千亩农田资源,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模式,10多个农业产业园落地产出,带动福洞帝鼎荔枝、麦村蓝莓、开益果蔬、洋田汉华蔬菜、金坑萝岗橙等特色农产品成为农业新名片,全力带动农民增收。

在蓝莓基地大棚里,一颗颗饱满圆润的蓝莓垂挂枝头,如同一颗颗硕大的靛蓝珍珠,这是华农团队历时8年培育的“南高系列”大果蓝莓品种。得益于现代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几百亩的大棚只需三到五个人就能高效管理,极大地降低成本。在蓝莓采摘高峰时期,项目带动了新龙镇300多名当地村民就业,成为村民心中的“甜蜜果实”。

注入“绿色动能”

“七个一”“绣”出美丽圩镇新画卷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生态资源丰富,既要彰显绿水青山的“颜值”,也要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17个街镇以“美”为目标,以“绿”为笔,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辐射带动全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每逢周末,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新龙镇,徒步穿越广州油麻山,打卡“广州蓝眼泪”石牙顶天坑,再到“粤菜师傅”名村——麦村吃顿客家菜,如此丰富的玩法,在乡村旅游中实属难得。

时光回到四五年前,无论是油麻山、天坑还是麦村,都囿于一隅。时值2019年新龙镇挂牌成立,利用位居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双边合作平台——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优势,以政府搭台、国企担当、社会参与的模式,化被动为主动,打开发展局面。

黄埔运用生态修复技术,将天坑改造成亲近自然山水的游览胜地,同时利用山林、水体、农田、梯田打造麦村农业生态公园,修建到油麻山的人行步道,让过去鲜有人问津的大山变成了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点。据不完全统计,油麻山森林公园单日客流量在6000至1万人,高峰期单日客流量曾近2万人次。

2024年,在“百千万工程”的带动下,油麻山又有了多个新亮点。山脚下,应急疏散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将营造成集生态美化、休闲娱乐、草坪运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城市公园草坪景观;山顶上,玻璃栈道的开放和山景的融合恰到好处,可以看到“黄埔第一高楼”知识塔。

均和村一带也成了新晋的好去处,2024年初,均和村旧改项目实施方案挂网公示,作为承接知识城和科学城辐射外溢职能的重要板块,这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周边山体环绕,内部有金坑河穿过,自然景观资源优越。市民可沿着碧道一路向前,欣赏河道两边的自然风光。

2023年初,有村民到新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反映,希望在碧道安装路灯或太阳灯,以便村民散步、锻炼。黄埔区有关部门到现场勘察调研。前后不到半年,金坑河沿岸均和村水浪社至九楼路路段的路灯就亮了起来。

新龙银岭公园成为全区首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主题公园,金坑河碧道进入市典型镇培育和村镇建设优秀案例(第一批),麦村村林荫大道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美丽农村路”……随着美丽圩镇“七个一”全面完成,“百千万工程”带动新龙镇全面蝶变,风貌展新颜。


莲间·塘里(东方村)项目。

做好保护与发展

激活古村富民新动力

2024年黄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旅游主题月——“文明旅游美丽乡村”主题活动走进九佛街莲塘村,精品舞蹈、小品、相声等节目接连上演。前段时间,国内一个知名剧组前来莲塘村拍戏取景,进一步扩大其知名度……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省历史文化名村和乡村治理示范村,建于南宋的莲塘村古香古色,如今已历经七百余年传承。典型的“山、村、水、田”的广府传统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村落街巷肌理完整,粤剧、醒狮等非遗项目传承悠久。

近年来,九佛街坚持以基层治理夯实“百千万工程”文化底蕴,通过“乡村振兴+古村保护+旧村改造+运营管理”创新模式,通过建设集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城市休闲目的地,做好保护与发展,激活古村富民新动力。

据悉,目前古村12栋建筑已基本完成修复,并活化利用古村三栋建筑,计划打造婚庆基地,以古村之风为“喜文化”添彩。当丰富的人文古迹村落文化转化为文旅资源,转化为内生动力,村集体收入已由原来的50多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70多万元。

科技的力量,也在希望的田野里生长。在离莲塘村不远处,极飞超级农场盘活了246亩基本农田,将种植实验、教学展演、农业机器人比赛用地结合起来,在农田铺设数字基础设施,经过改造为高标准农田后,成为智能农机设备迭代升级的“试验田”。

随着“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乡村休闲旅游业态也不断丰富。莲间·塘里(东方村)项目位于九佛街道重岗村,导入了乡村民宿集群等业态,锁定“周末度假”和“乡野生活”两个常态需求,为“久在樊笼里”的到访游客提供“复得返自然”的全方位服务。

作为“莲重燕来”新乡村示范带的核心项目,莲间·塘里(东方村)是九佛街通过“点状供地”,有效解决建设用地规模指标不均衡、用地模式不灵活的问题的典型。该项目采用“征转合一”“只转不征”“不征不转”三种方式混合供地,总用地面积25.2744公顷,预计总投资约6.4亿元,投产后年税收预计为400万—800万元。

随着“百千万工程”持续深入推进,黄埔向“高”发力、靠“质”取胜、以“量”促稳,努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全省全市当标杆、走前列、作示范。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