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惊险!百岁老人肠梗阻休克,医生提醒:老人这些症状须警惕
2025-01-18 05:30:07
广州日报新花城

近日,广州一位百岁老人陈伯(化名)因为肠梗阻症状在夜间被送入急诊,考虑到老人年迈体弱且基础病多,家属要求保守治疗,但患者的病情却在当夜迅速恶化,腹部膨隆如大气球,呈现感染性休克状态。幸运的是,医院争分夺秒连夜抢救,把老爷爷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杨振淮主任医师提醒:老年人肠梗阻后应高度重视,了解其饮食及排便史,及时排查肿瘤,采取有效治疗。为了尽可能早期发现结直肠肿瘤,建议在50岁以后每年或每两年进行大便潜血检查。

老人因肠梗阻症状送院,病情连夜恶化紧急抢救

1月9日晚,百岁老人陈伯因为肠梗阻症状被送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珠玑院区急诊,初步诊断高度怀疑是乙状结肠肿物引起的,并计划次日早上进行手术治疗,但考虑到患者年迈体弱且基础病多,家属拒绝冒险手术,要求保守治疗。然而,当夜陈伯的病情却迅速恶化。

外一科(胃肠甲乳外科)值班医生杨泽填在接到紧急呼叫后,迅速到床边查看陈伯情况,发现陈伯腹部膨隆如大气球,肠鸣音完全消失,胃管可见粪性肠液,同时心率快、血压低、尿少,已呈现感染性休克状态。于是,他火速向科主任杨振淮主任医师汇报,同时告知家属病情。陈伯家属也转变了态度,表示同意抢救。

此时已是晚上9点,杨振淮主任完成了3台大手术后刚刚回到家中,得知陈伯情况后,他斩钉截铁地说:“既然家属同意今晚就得马上做,肠梗阻引起毒素吸收,抢救是分秒必争的!”随后,他与耿燚副主任医师等一同赶回医院。麻醉科的医护团队在尧新华主任的指示下,同步启动了急诊手术预案,并联系好护理团队,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杨振淮团队快速探查出陈伯是因乙状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并成功克服了患者高龄、器官功能衰退、手术耐受性差等多重困难,连夜完成了乙状结肠癌切除和降结肠造瘘手术。术后,陈伯被送入ICU进行密切监护。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他逐渐恢复了意识,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随后转回了外科普通病房。外科护理团队通过专科宣教指导、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手段,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方法,让陈伯稳步康复。

陈伯术后恢复神速,精神状态日渐改善,已经排便排气,少量多次进食,再无腹胀腹痛,往日的笑容也渐渐出现在老人家脸上,等身体进一步恢复后就可以出院了。

提醒: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照顾者应充分重视

杨振淮介绍,人体的消化道从食管到肛门是一条单一通道,承担着消化、吸收、排泄的功能,即便不吃不喝,每日有大量的消化液流经消化道,也会产生一定的粪便。这条通道如果出现堵塞,肠内容物流通不顺畅,就会出现肠梗阻。肠梗阻临床上常见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不排气、不解大便等。肠梗阻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曾经接受过腹部手术的患者,最常见的肠梗阻病因是手术后导致的肠粘连;而对于老年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肠道肿瘤的情况。

杨振淮指出,有些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食欲不振、腹部胀气及包块,伴有排便、排气不畅等症状,常误以为是衰老所致,照顾者也没有充分重视。老人因急性肠梗阻住院,经简单治疗后便回家休养,没有去深入检查,半年至一年后,肠梗阻复发,进一步诊治时才发现患了消化道肿瘤,从而耽误了病情。

“早期的结直肠肿瘤往往没有特殊症状,很多老年人都是在发生肠梗阻后进行急诊手术才发现肿瘤。一般来说,肿瘤环绕肠壁生长一周需要1-2年的时间,此时,病情多已晚期,此时再进行手术也会让术后生存质量大受影响。”杨振淮提醒,老年人肠梗阻后应高度重视,了解其饮食及排便史,必要时进行胃镜、纤维结肠镜、钡灌肠等检查,及时排查肿瘤,采取有效治疗。为了尽可能早期发现结直肠肿瘤,建议在50岁以后每年或每两年进行大便潜血检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婉虹 通讯员 杨泽填、徐心怡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