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吕世明走访南科大:我们还应该是无障碍的见证者、分享者、推动者
2025-01-18 11:43:45
广州日报新花城

“人人是无障碍环境的受益者,但更应该是见证者、分享者、推动者。”在近日南方科技大学(下简称”南科大“)“无碍之约,情暖校园”无障碍交流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以热情洋溢的话语鼓励南科大学子,“南科大注重科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同学们未来学有所成,有可能也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事业中发挥各自的知识和技能,但别忘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仅是砖瓦石块的建筑,还涉及系统化信息。数字时代的无障碍,更需要消除数字鸿沟,用数字的智慧来呈现。”


吕世明做主题演讲。

吕世明和南方科技大学的缘分久远。在活动上,他回忆道,2016年4月23日下午,他与时为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薛其坤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2019年,研究院获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称号,“是我国高校首次获得此项荣誉”。薛其坤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后,曾邀请吕世明前来走走,参观学校的无障碍环境,未能成行。

2024年11月3日,在广州日报民生工作室“民生深一度沙龙”上,吕世明偶遇前来参会的南方科技大学橙光志愿服务队(下设无障碍督导队),在见到这么多学生愿意了解、参与无障碍志愿服务后,欣然接受致诚书院院长张健、副院长吕瑶的邀请,并如约而至。


吕世明为南科大颁赠嘉许纪念证书。(右一为王令军)

在致辞中,吕世明风趣说道,中国无障碍已经走了几十年的路,自己可能无法看到它“毕业”,但是他相信,无障碍总有一天要走到尽头,真正实现大美、和美,“这就仰仗、倚赖、嘱托给我们在座的青年力量了”。他强调“人人都有面临障碍之时”,不仅仅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需要,大学生也同样需要无障碍——穿高跟鞋时、拉行李时、拿重物上下楼梯时......他还语重心长告诉同学们,愿意在校园里发动、推动无障碍的行动固然值得嘉许,但是不要忘记,一定要跟城市的无障碍衔接,“走出校园,走向更广大的社会”,带着推动无障碍发展的雄心。


”橙光“启动寒假考察无障碍环境的社会实践。

最后,他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回家乡过年后,看看自己所在的城市、社区的无障碍情况如何,拍下来跟志愿服务队的伙伴们一起分享、讨论,从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开始。 


骆燕为同学们介绍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骆燕在为同学们介绍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后强调:“青年发展型城市离不开无障碍,老年友好型城市更离开不无障碍,而融合性城市都需要无障碍。无障碍无所不在,无人不需。” 

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专家吕志强则表示,无障碍设计看起来好像跟科技大学的学生无关,但无障碍与所有人都有关系,“心理障碍、道路障碍、建筑障碍、沟通障碍,障碍无处不在,消除障碍是每个人的责任。”他鼓励大家,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既然身边的问题一定存在,那就要尽可能地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不要糊涂、不要困惑,早做准备,就一定能解决。”


吕志强鼓励南科大学生直面、解决自己遇到的障碍。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领。我们应该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无障碍理念深植于心,将无障碍行动落实于行。”南方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王令军也在发言中表示,相信在座的师生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理念和宝贵的经验,未来可以更好地推动校园无障碍建设,并为整个社会的无障碍发展贡献南科大力量。

活动当天还举办了南方科技大学致诚橙光志愿服务队与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的共建仪式,并为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研究协会会长严宇桥、移山无障碍工作室负责人方坚泽等颁发导师证书。

严宇桥向大家展示了对双方共建无障碍未来的信心,表示清华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将会分享无障碍相关经验,与橙光志愿服务队共建互促,双方计划在无障碍发展方面进行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工作的深入合作。

交流会过后,参会人员一同参观全国无障碍·好设计精品成果“九牧·让爱无碍”全国城市联展巡展,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感受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的一个个成就,学习无障碍建设的先进经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张逸扬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张逸扬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