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值流感季节,轻症流感通常只影响上呼吸道,而重症流感可致肺外脏器的损害。对于婴幼儿,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易发展为重症。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吴婕翎主任医师、叶燕彬主治医师提醒,流感季节,当发现孩子有疑似流感症状时,不建议带病上学,此外,尤其要注意为婴幼儿做好防护。
出现疑似流感症状,不建议带病上学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可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最为常见,传染性强,且为儿童流感中最常见的一种。流感多为急性起病,可表现为突然高烧,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至40℃,多伴有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婴幼儿症状多不典型,可仅表现为发热、烦躁、喂养困难等。新生儿发热、咳嗽等比例显著低于年长儿,可表现为孩子精神反应不好、拒奶等。
一般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大多数流感患儿的症状在3天至7天可得到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需1周至2周。重症流感的患者,体温常超过39 ℃,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出现气促、喘息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更加明显,还可表现为极度烦躁、反应差、惊厥甚至昏迷,危及儿童生命。
流感感染前期的1天至4天为潜伏期,此时孩子的感冒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在潜伏期末和孩子出现明显感冒症状的急性期就已经具有传染性了。“如果孩子有明确流感患者接触史的就更应该注意,一旦出现有流感的可疑症状,需做好居家隔离,不要带病上学。”
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感染流感病毒后,主要采取抗病毒和对症治疗。流感高发期,若孩子出现可疑流感症状,需及时就医,一旦确诊为流感,可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特别是在流感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重症病例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随便用药。”吴婕翎说。对于流感的预防,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
1.6~59月龄的孩子;
2.有<6月龄婴儿家庭的家庭成员;
3.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
日常生活中,建议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②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③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④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
⑤在流感流行季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医学指导/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吴婕翎主任医师、叶燕彬主治医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王舒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