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企业家法治观察团”走进涉外法治供需对接交流会
2025-01-13 21:36:41
广州日报新花城

涉外法治服务企业“出海”,有哪些举措?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更加精准?带着这些疑问,广州市“企业家法治观察团”日前走进全市涉外法治供需对接交流会。

据了解,2024年广州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沙开发开放等重大战略,积极发挥历史、政策、地缘等优势,涉外法治工作机制更加优化,重大涉外法治平台加快构建,服务企业“出海”更加精准,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健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卓有成效的涉外法治工作体系广州实践。


交流会上,“企业家法治观察团”成员详细了解了广州涉外法治工作:建立涉外法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司法局设立涉外法治工作处、市律师协会设立涉外法律服务分会,涉外领域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等工作一体推进;供需对接机制更加精准有力,常态化召开法治供需对接会议,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法企融合 新质发展”等活动,连续3届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设立“广州市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企业合规建设更加提质增效,以《关于加快建设企业合规体系的意见》为统领、“N”份重点领域企业合规指引为支撑的“1+N”企业合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对于企业家们关心的涉外法律服务高端供给,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广州正大力建设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以法务区发展辐射带动全市的涉外法治建设。培育国际一流律所,设立3家律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培育16家律所入选首批“广东省涉外律师事务所库”,成立“广州涉外法治全球高端智库”,首批33名专家来自欧美澳及“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和港澳地区。同时,打造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等具有化解国际商事纠纷的专业品牌,其中,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在册调解员502位,具有涉外调解能力的调解员超过143名。提升涉外公证服务能力,设立广州市公证协会外事和港澳台工作委员会,5家公证机构入选司法部全国参与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机构名单,今年以来共办理涉外公证8.6万余件。

“企业家法治观察团”成员关注的法律服务企业“走出去”,也在交流会上得到更权威的解读。

为助力企业“出海”提供全流程、高水平法律服务,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建立每季度召开法治供需对接会制度;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出台《广州市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市司法局与市商务局、市工商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国际贸易法律风险分类防范联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分类防范联合应对工作方案。

“企业家法治观察团”成员、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科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兴表示,广州市举办“法企融合 新质发展”、“以法慧企 粤行越稳”法律服务专场活动,以及汽车出口招商、合规研讨、跨境制裁专项培训近20场,“这些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让企业的法律需求得到精准对接,也为企业走出去派了‘定心丸’。”

涉外法治供需对接交流会由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主办,市工商业联合会、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省司法厅、省工商联负责同志,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涉外法治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各区委依法治区办负责同志,高校代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代表共130人参加会议。

文、图/魏丽娜、詹坤裕

(资讯)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