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和美乡村留古韵 活力文旅展新机 | 百千万新“丰”貌·典型镇村培育调研行
2025-01-10 19:35:30
广州日报新花城

环境复杂的物流园蝶变绿美生态小公园,成为谢家庄村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项目的落地生花,使百年凤和古村焕发活力新生;位于竹三村的“广良白云基地”展现智慧农业新成果,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峡石村通过养好“一条鱼”,培育“一朵花”,让村民荷包鼓起来……

1月8日,记者走进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人和镇、钟落潭镇、江高镇,实地调研“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建设。无论是圩镇乡村,项目园区,还是主次干道,所到之处路宽、地净、水清、树绿、景靓,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白云大地上徐徐铺开。

白云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烈自觉和责任担当,高质量发展镇域经济,凝聚各方力量,不断提升产业质效,推动城乡融合,深化典型培育,突出改革赋能,在加压奋进、比学赶超中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太和镇:打造“穗北智造名镇·生态宜居和城”

“自从村文化广场建好了,每晚都有很多人来健身娱乐,跳广场舞、打球、跑步,带小孩玩的,各得其乐;遇到过年过节,还有表演看,村民茶余饭后的活动更丰富了,个个都很喜欢。”谢家庄村村民古俊杰称,每到晚上、周末、节假日,党群文化广场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

谢家庄党群文化广场东临谢氏大宗祠,西接太和北路,“这里曾是一个物流园、汽修档和停车场,整体环境比较杂乱,村民们也希望有一个宽敞、安全的休闲空间。”谢家庄村党委副书记谢志平介绍,经过太和镇同意,两个经济社各让出了部分集体物业,进行道路升级,景观改造等,打造了面积约2.3万平方米的绿美生态小公园,并无缝连接原来的池塘、祠堂,空间扩大了几倍,增设了花园、舞台、儿童游乐区、篮球场、乒乓球桌、公厕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村民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

“生态宜居环境的打造,不仅提升了村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还提升了出租屋的出租率。”谢志平透露,谢家庄党群文化广场建好后,周边出租屋的租金提升了两成,出租率也由此前的四成,提升至现在的八成。

焕然一新的,还有位于太和镇中心区域的太和党群文化广场。结合“百千万工程”和典型镇创建契机,帮扶单位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助力太和镇打造美丽圩镇、完成该广场钟楼改造升级工程。2024年底,居民群众惊喜地发现,不仅钟楼上停摆多年的大钟重新计时,钟楼昔日斑驳的墙面也变得洁白无染,广场周边建筑的外立面也装饰一新。

近两年,太和镇在充分尊重居民群众生活习惯和使用需求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建成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个美丽圩镇客厅、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等,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提档升级。

“我们围绕工业专业镇建设,以圩镇为中点,兼顾镇域统筹‘一园一城一山’联动发展,打造‘穗北智造名镇·生态宜居和城’。”太和镇党委委员方一川介绍,在太营路、太和中路这条美丽示范主街西侧,太和正全力加速推动民科园核心区体质扩容。在太和圩镇东侧,正佳帽峰湾旅游文化景区项目落户,致力于打造集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医疗康养、文化体验、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形成广州市内独具特色的帽峰山新乡村示范带。中部为太和新城,将通过产业项目开发,激活经济发展强引擎,促进产业聚集,塑造“多元包容、智慧宜居”的现代产城融合示范区。

人和镇凤和村:百年古村蝶变空港文旅小镇

建村150多年的凤和古村位于白云区人和镇,距白云国际机场仅三公里,毗邻地铁3、9号线交汇点高增站。随着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项目的打造,使这个昔日的空心村蝶变为集空港产业服务、公寓居住、商务办公、特色民宿、旅游度假、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临空经济发展区。连村内老人“做梦也没想过,村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漫步在空港文旅小镇,中间一片具有浓郁岭南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火出了圈。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项目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许晓燕介绍,项目秉承微改造理念,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注重保留村落肌理的基础上,通过整旧如旧的保护性修葺,加固、整饰、美化建筑外立面,拓展实用功能,营造涵盖娱乐体验、美学生活、展览、讲座与餐饮的复合业态文化艺术空间。

项目改造后,淤泥塘变身网红水景湖、旧祠堂变身乡村艺术馆、旧民居变身村民广场、握手楼变身文艺居住及办公空间,吸引了众多文艺青年、摄影爱好者、航空爱好者前来打卡,大家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间,品味百年古村的乡愁古韵。

“在全力提升凤和古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了往来旅客的居住满意度和周边村民的幸福感的同时,项目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村社经济新动能。” 人和镇“百千万工程”专班负责人罗梓韵介绍,2024年以来,人和镇扎实开展典型村培育工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连片外立面整治和绿化美化行动等,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突出“一村一品”,以空港文旅小镇项目为支点,引入文旅经济、数字经济,吸纳电商、直播等多种业态,落地广东省乡村振兴产业园,为凤和村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能。目前,项目还在挖掘拓展适合市民及机场旅客休闲消遣的都市现代农业功能,打造广东农业产业窗口。

许晓燕介绍,目前,空港文旅小镇示范区物业出租率达80%,入驻企业及商家80余家。2024年,空港文旅小镇实现营收1735万元,多种业态的引进为凤和村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村集体及村民均实现大幅增收。

钟落潭镇竹三村:叶菜生长“全年无休”

清俊苦瓜、香妃辣椒、喜兰菜心、东海萝卜……走进位于钟落潭镇竹三村的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白云基地(以下简称“广良白云基地”),这里种有约500个农作物新优特色品种,涵盖茄果类、瓜类、叶菜类、花菜类、根菜类、鲜食玉米类等,均为行业最新研究成果。

在该基地无人蔬菜种植工厂,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控制着蔬菜从播种、培育到成熟的全过程,适宜的生长环境让生菜“全年无休”,约22天便是一个种植周期。植物工厂规模种植后,平均日产3000株叶菜,年产量超过100万株。

广良白云基地负责人李庆怀介绍,广良白云基地占地约320亩,参与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无人化植物工厂成套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示范无人化植物工厂蔬菜生产方式,引领推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和都市农业新模式。此外,还承担了“岭南特色叶菜种业创新园”建设,为提升蔬菜种业自主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广东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

“目前,我们正加快设施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广州种业之都建设,实现规模化流转土地累计超6497亩;广良、穗云、绿晓等9家现代农业企业建成投产;总投资约45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正式奠基;傅廷栋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落户;果度新家庭农场、云野稻香等网红打卡点备受青睐。”钟落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聚焦“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建设,加快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特色优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江高镇峡石村:培育“一条鱼”“一朵花”

“峡石基地背山(峡石岭)面水(巴江河),生态环境相当好。养出来的锦鲤、鳗鱼等鱼类的品质高,经济效益更高。”站在江高镇峡石养殖基地的观光连廊上,不时有白鹭在眼前展翅飞过,广东水天骄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天骄”) 峡石村养殖基地负责人蒲诗其说,“在镇、村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我们抓住机遇,带动周边村民养殖锦鲤增加收入,也享受到“百千万工程”的建设成果。”

几年前,蒲诗其选择回乡创业,“我们依托进口种鱼进行自家繁殖,目前养了20多个品种的锦鲤,根据品种、长相来定价,一尾锦鲤可以从几百上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蒲诗其介绍说,基地同时还混养鳗鱼、桂花鱼、水鱼等食用鱼,不仅能提高养殖质效,还能一定程度对冲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目前,水天骄在江高镇养殖水产800多亩,年产值8000万元,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养殖。仅以峡石村养殖基地为例,便辐射养殖户50多家,年集体收入从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水天骄将规划在峡石村打造首个名优水产养殖科博园,推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农旅融合试点之路。

距水天骄峡石养殖基地不远,是白云蝴蝶兰产业园。温暖如春的大棚内,一盆盆蝴蝶兰花苗生机勃勃。峡石村毗邻广东万顷园艺世界,在其辐射带动下,广州白云蝴蝶兰产业园项目于去年9月落地峡石村,项目总开发面积876亩,分三年两期实施建设。其中,第一期项目为15万平方米蝴蝶兰温室,包含蝴蝶兰大中小苗种植、蝴蝶兰开花株种植以及蝴蝶兰直播电商版块;第二期项目将打造集生产、销售、科研、文旅于一体的蝴蝶兰高端产业园区。

江高镇峡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杰湧介绍,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峡石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以农业现代化为主动力,积极引入特色水产养殖、现代花卉产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条鱼”“一朵花”经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升级。名优水产养殖科博园、白云蝴蝶兰产业园两个项目未来全部建成后,将积极探索实现“产学研游”融合发展创建园艺专业村的目标,为周边村民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或将为峡石村带来村集体收入超1000万元/年,村民人均收入预计可由3.9万元/年提高到5万元/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汤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部分为受访单位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