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广州市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首批“三名”(即: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坊授牌仪式在增城区朱村中学举行。来自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广州市教育局和越秀、天河、从化、增城等多区教育局的相关领导,以及省市级工作室、引领区工作坊主持人和学员共同参与活动。
据悉,为深入推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下简称“引领区”)建设,广州启动了环南昆山—罗浮山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三名”工作坊其中重要一环,也是广州在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方面的新探索。
首批“三名”工作坊授牌仪式
以“三名”工作坊带动引领区的校长与教师成长
此次广州在引领区设立10个工作室,包括1个名校长工作室与9个名教师工作室,并以8个省市级工作室为依托,成立首批工作坊,精准帮扶当地校长与教师成长,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活动同步举行了授牌仪式。
据介绍,“三名”工作坊采用“双链驱动·雁阵赋能”培养机制,旨在发挥广州市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将结合传统师徒传承模式,搭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研修桥梁,组建多层次的教师发展平台,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助力快速提升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师资水平。
其中,名校长工作坊凝聚“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的力量,形成紧密协作的“管理实践链”,通过多样化的交流与实践活动,提升引领区学校管理效能与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整体实力提升。名教师工作坊则由“教研员+科组长+新教师”组成“学科专业链”,以研促教,带动学科团队的专业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形成教育发展合力。
推动引领区的学校共享名校先进教育资源
朱村中学校长张远礼介绍,该校地处“环两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学校背靠美丽的白水山,也位于丝苗米之乡,农耕文化、耕读文化浓厚,具有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广东省欧卫国名校长工作室“环两山”工作坊在此挂牌,对学校乃至区域教育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名校和名校长的先进管理手段,共享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名校长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升我们学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张远礼说:“作为工作室的成员,我将充分利用欧卫国名校长工作室的优质资源,将这些优质资源转化为学校发展的资源优势,提升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水平。例如借鉴广大附中的国防教育特色,以及探索、挖掘和发展学校的特色,比如农耕文化特色、山水田园特色等,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欧卫国名校长工作室“环两山”工作坊在增城区朱村中学挂牌
从化区良口镇善施学校则在校内设置广州市崔效锋名校长工作室环“两山”引领区工作坊。
该工作坊主持人、天河区龙洞小学校长崔效锋介绍,工作坊将主要完成“六个一”任务——一,指导成员完成一份职业发展规划或学校发展规划;二,每年到成员校诊断指导一次;三,每年开展一次以上送教到校;四,指导成员校开展一项课题研究;五,集中开展一次主题网络研修;六,为当地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一次以上。
“借助工作坊这一平台,可以推动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向成员校倾斜,以推动成员校在文化凝练、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多方面的提升。我们期待以善施学校为基地与纽带,引领良口镇更多学校校长参与到工作室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工作坊的辐射带动与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区域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崔效锋介绍道。
4个区12所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
据介绍,“三名”工作坊的建立,是广州启动引领区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重要一环。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聚焦引领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着力打好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教育布局、建强乡镇学校的“组合拳”,推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组团发展等多样化教育发展生态,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健全工作机制方面,广州强化市区统筹,出台《广州市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由广州市教育局牵头,市教研院及越秀区、天河区、从化区、增城区等区教育局协同配合,形成市区联动的工作机制。
借助“2+2+1”教育帮扶机制,由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越秀区、天河区分别帮扶增城区、从化区。目前,增城、从化环南昆山—罗浮山镇街共有5所学校被越秀、天河纳入其优质教育集团,4个区的12所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联合开展各类交流活动400余次。
在校地合作共建方面,广州市教育局推动增城区、从化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航海学院等9所高校建立结对关系,形成共建项目清单43项,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提供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撑。
从化、增城推进以乡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
广州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广州注重为引领区导入优质教育资源,在从化区辖内开办第一所市属优质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推动增城区科教城12所职业院校顺利入驻,为从化、增城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接下来,广州还将全面梳理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城乡学校现状,积极实施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普通高中学位攻坚实施计划,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
据悉,从化、增城正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推进以乡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如增城区推动派潭二中、派潭三中和派潭一小整合办学,缓解专用教室和住宿资源短缺问题;安排超6000万元推进新建正果镇中心小学,推进北片区以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并同步完成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1所学校基建类提升改造。
此外,从化区、增城区还将全面强化集团化办学。广州推动从化区、增城区因地制宜制定适合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发展的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成立43个教育集团,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100%纳入集团管理,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利用效益最大化。
在专项行动中,广州还将着力办好“三所学校”(即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公办寄宿制学校),集中力量增加资源投入、提升硬件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优先支持引领区学校办学条件改善项目纳入市普通高中学位建设攻坚计划申报范围。此外,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采取“核心校+乡镇学校+农村学校”模式,推动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一体化。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欣潼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翁淑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