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言广语 | 市集要拒绝千市一面
上周辞旧迎新之时,上海不少商场、街道和社区都在举办大大小小的集市。社交媒体上有人统计,接下来上海还有数十场市集将轮番登场。
市集正在成为城市消费的新潮流,不只是上海,北京、杭州、成都等许多城市,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各色市集扎堆上场,从各地美食、手工制品到戏剧舞蹈,颇受年轻人喜欢。
市集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二三十年前,不少地方就已有了夜市。而本轮市集热的兴起,一方面与国家政策层面对“夜间经济”的扶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下各地兴起的文旅热相关。市集不仅为城市带来烟火气,更成为城市文化品质的体现。
因此,市集要有可持续性,成为城市的文化品牌,就需要告别千市一面,找准自己的个性。比如,苏州“本色市集”从布景到内容,都围绕着苏式传统文化艺术和生活美学展开,很多人去苏州就是为了逛“本色市集”。而有的市集仍停留在卖奶茶、烤肠、义乌批发的廉价小商品,自然会门庭冷落乏人问津。
文案/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谭敏
视频/数字人生成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皇甫思逸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冬梅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