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下午,柯木塱街心农业公园社区广场摇身一变,成了热闹非凡的欢乐海洋,社区市集、社区教育、文化展示等旗帜展示牌迎风飘扬;五彩的摊位整齐排列,琳琅满目的来自社区居民们的物品有序分布;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中,欢声笑语交织回荡,孩子、家长、老人、残障人士、本外地居民其乐融融,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活画卷。当夜幕降临,社区的元旦晚会现场华灯璀璨,人头攒动。
这场“邻聚凤凰、融和一家”第一届凤凰街社区节暨元旦联欢晚会,在多家公益组织的策划执行下圆满画下句号,充分展示过去几年间他们在这里进行的一系列社区慈善生态的探索,也提出了新的期望——有更多孩子、家庭、学校和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进来,实现“举全社区之力养育孩子”。
社区市集:搭建多彩摊位,汇聚繁荣生机
“咣咣咣、咚咚咚…”两头一红一黄的两头狮子随着鼓锣声把整个社区市集的热度推向了最高潮,随着狮子的脚步,人们热切一睹社区摊儿的风采:美食摊位区热气腾腾,客家美食艾粄、浓郁的糖水、来自农场的健康面包、社区妈妈研发的糖葫芦吸引着居民们耐心等候。大家彼此熟练地忙碌着,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与逛摊的居民们深入交流与合作,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文化区的展示中,有柯木塱族谱文化故事,也有社区长寿长者故事和本土文化的沉淀呈现,更有公益组织为社区、学校、孩子、女性开展的社区教育故事的展示与介绍。
市集里人山人海。
在儿童区,微笑图书馆的老师们为孩子们铺上地垫,播放属于0-6岁的孩子们的轻缓音乐引导搭建自由跳耍,摆放为6-12岁的孩子们展示几百本微笑丰富多彩的书籍,青草公益为12-18岁的孩子做职业探索教育咨询和展示。家庭合作区自由摊位上,亲子家庭们摆放着精美的各类孩子心仪的“作品”,五彩的丝线在阳光下闪耀着柔和的光芒;木雕摆件栩栩如生,每一道纹理都刻画着匠人的心血;小摊主们细心地向顾客介绍着每件作品的创作灵感,孩子眼中满是欣赏与赞叹。
在康乐区,护士、社工等为居民做着血压测量、中医技师现场为居民做推拿,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最后是两三个月以来参与社区议事会的十多个孩子们,他们有做友宠环境友好打造、塑料环保装置倡导、儿童视角的羽毛球比赛组织等,娴熟的孩子们创作的作品摊位前为居民家长们热情地介绍着他们的思考…羽毛球随拍舞动,塑料花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光芒,现场毛笔写福字孩子们为居民送上春的祝福,手抄报组招呼着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干花创作,被调动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孩子们的演绎为市集增添了灵动活泼的气息。
孩子们利用废弃塑料瓶做的花朵。
整个下午,居民们穿梭于社区市集之间,每一处都洋溢着亲子、孩子和家庭的热情,以及与社区相互了解理解的温暖,居民们深深感受到了凤凰街社区生活久违的浓浓的邻里情、来自陌生人善意的微笑和温暖,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
元旦联欢晚会:父老乡亲、小精灵齐上阵
舞台上,屏幕闪烁着绚丽的光影,与周围五彩斑斓的灯光交相辉映,激昂的舞狮音乐瞬间响起,节奏强烈的鼓点在观众的心中激起层层波澜。
一群青春洋溢的演员们如同灵动的精灵,从舞台两侧鱼贯而出。他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的服装,动作整齐划一且充满力量,活力四射的舞蹈瞬间点燃了全场的气氛,他们就是来自凤凰街的展示客家山歌、客家舞蹈、客家童谣的社区居民。
来自社区的儿童青少年们表演了武术、古乐、戏剧、诗歌朗诵等,在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为了这个晚上,他们合作讨论了持续接近一个月,仿佛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了这开场的表演中。
还有来自公益组织乐队全场带唱,青草公益自编的职中生的探索,千禾基金会理事长小钢的深情寄语与呼吁,超过500人的晚会大家其乐融融,全场合唱“明天会更好”,共同迎接2025年新的一年。
孩子们观看凤凰街故事长廊。
“今天凤凰街‘让我们一起举全社区之力养育孩子’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活动策划人如此说道。
2024年8月,民政部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首次明确了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在权益保障方面,推动流动儿童与居住地儿童均等享有教育、医疗、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关爱服务方面,重点从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提供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加强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开展城市融入服务4个维度加强对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关爱支持。
本地居民倾情歌唱。
凤凰街道是多家公益机构重点关注的板块。该街道常住人口10.7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7万人,80%以上为非户籍人口,流动儿童的数量较大。近几年,在凤凰街道党委指导下,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荔枝书院(广州市融禾社会公益发展中心)、广州童享家教育、微笑公益图书馆、青草公益等多家公益组织陆续进入到凤凰街道社区和学校开展工作,希望能够合力把“举全社区之力养育孩子”的理念通过长期主义推动落实。
在过去的几年间,他们逐步在凤凰街共创出一个“以孩子为核心、家庭为载体、社区为平台”的社区慈善生态雏形。“共建共治共享需要社区内生力量的激发、社区自身的关系网络的激活、社区社会资本的长期的培育。”上述活动策划人表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陈海宾
图/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