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既保留社区的文化韵味,又布局符合现代发展的潮流趋势,是“社区绣花”行动的必答题。日前,从化区街口街蓝田堤路荔景园·璞玉湾小区北门附近的“相框”明信片打卡点投入使用,成为深受市民游客欢迎的热门打卡点。
“相框”明信片打卡点建设前。信息时报记者曾文秀摄
“相框”明信片打卡点建设后。街口街道办事处供图
打卡点将从化地标装进“相框”里
记者看到,这个立体打卡装置采用中部镂空设计,外框融入了从化区地标建筑文峰塔、文峰桥,以及街口街本土的传说人物刘仙姑等人文元素。市民游客站在装置后面拍照打卡的时候,可以把远处实景的文峰塔、风云岭拍进去,解锁个人专属明信片。
市民游客在“相框”里留影,后面的文峰塔、黎塘河、风云岭等风景入镜。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摄
街口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处地方原本视野开阔,站在此处可以观赏文峰塔、风云岭、黎塘河等风光。借助2024年加强城市管理“社区绣花”行动契机,街口街道办事处结合本土文化,将该处改造成“相框”明信片打卡点。
扫一扫二维码可了解本土文化故事
据了解,街口街道办事处通过走访社区居民、收集文献档案,深度了解社区历史沿革、建设背景和文化根脉,广泛搜集可供培育文化、打造特色的文字、图片等历史资料。最终建成的打卡点,既兼容传统与现代、人文与艺术,又能调动居民的参与感,让居民主动成为活化本土文化的一份子,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市民游客把文峰塔“托”在手上,扫一扫打卡装置上的二维码可以了解从化本土文化故事。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摄
此外,只要扫一扫打卡点上面的二维码,市民游客就可以快速了解“相框”背后涉及的相关从化本土文化故事。街口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打卡点是广大市民游客了解从化本土文化的一个“窗口”,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从化本土文化从眼前实景到“屏端”“指尖”,走进千家万户。
“相框”明信片打卡点导航:从化区街口街蓝田堤路荔景园·璞玉湾小区北门约100米
【记者 曾文秀】
【编辑 邓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