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康南社区:安全又美观!助力电动自行车搬“新家”
2024-12-23 17:39:24
微社区e家通活力南岗

近日,家住黄埔区佳兆业城市广场保障房的居民梁先生发现,园区内原本杂乱无章的电动自行车现在整齐划一地停放在指定区域,在居民居住环境更加美好的同时,也进一步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

黄埔区佳兆业城市广场保障房位于黄埔区开创大道与黄埔东路交汇处,归属康南社区管理。该项目建成编号17栋-21栋共5栋保障性住房,常住人口近5000人。随着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使用需求日益增加,此处居民电动自行车动态保有量近2200台。因园区前期设计未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点,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架空层、主要出入口、绿化地的现象非常普遍。


专项整治前电动自行车停放杂乱无章。

据居民范女士介绍,以前,小区每一栋的架空层基本上都被密密麻麻的电动自行车塞满,无论是入户大厅、主要过道,还是楼道间的防火门和消防器材前,都挤满了电动自行车,行人路过需要小心避让。

针对保障房架空层停车管理现状,小区物业负责人刘先生介绍道:“园区外围空间有限,主要通行路段难以安置如此大体量的电动自行车。因此,物业建议在园区内20栋侧面绿化空地进行硬地化改造,可提供近700个停车位。”康南社区在了解了居民的诉求后,曾多次联合城投业主、佳兆业物业、居民代表召开专项会议,通过实地走访、排查等方式,摸清电动自行车停放基本情况。

在社区党总支委员会议上,社区书记陈少萍表示:“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居民最迫切的诉求,要用民生扛起安全这件大实事。”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并由物业、党员、居民代表组成的评议团成员审议了整改方案,公示后,社区通过链接街道财政资金,迅速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改造项目的实施。


新改造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域宽敞整洁。


架空层电动自行车迎来迁移。

在为期一个月的工程顺利竣工完成验收后,近日,社区电动自行车相关管理制度均已正式启用,社区工作人员已逐步将架空层的电动自行车清理至19栋羽毛球下方空地及新建的20栋后侧集中停放区域。这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很快让群众看到了成效,也获得了广大居民的支持与好评。


如今,社区电动自行车停放整齐有序。


社区的架空层恢复了干净整洁。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社区将对该项工作进行持续跟踪检查,巩固已取得的行动成果。同时,社区将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消除住宅小区中存在的各类消防安全隐患,为居民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居住环境。

【记者 智顼颖】

【编辑 陈美宛】

消息及图片来源:康南社区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