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广州花都乡村“遍地开花”
2024-12-20 18:56:22
广州日报新花城

今年以来,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立足农业专业镇发展定位,梯次推动乡村振兴向“典型示范”升级。以竹洞、瑞岭、蓝田3个省级“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为标杆,一村一策推动锦山、荷溪、横沙、国泰、西边、下连珠等6个村创建第二批典型村,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交出典型村镇“示范答卷”。

其中,竹洞村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特色产业名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等。2024年入选“全国首批十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名单,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乡村。竹洞村以“美丽生态”为基,深挖古村民俗、盆景花卉、田园风光等资源,打造洪拳故里、盆景高地、赏花胜地、水幕灯光、休闲民宿等一系列知名乡村观光品牌和业态。

瑞岭村依托百年盆景底蕴,积极配合建设岭南盆景小镇核心区,把特色盆景做成促进农户增收、农业增效的大产业。全村超80%的村民从事盆景苗木种植,种植面积超万亩,年产值达3亿元。目前带动全镇盆景花木销售量约4142万盆,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

蓝田村先后获评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广东省古村落等荣誉。今年10月,总投资8.9亿元,占地面积约3000亩的蓝田紫林·童心小镇正式营业,高峰段每日接待游客超7000人次。并计划打造赤坭镇首个农旅产品小市集,免费提供村民20个农副特产摊位,推动村民增收致富,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

锦山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水果种植等特色产业。引入御盛国际马术庄园——广州首个以“马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度假区,擦亮高端农文旅品牌。同时,通过连片超百亩晶宝梨园带动,优质水果种植面积逐年提升,“水果之乡”美誉又重现眼前。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卫生村、广州市垃圾分类推广示范村等称号。

荷溪村积极发展农、林、牧、渔优势产业,年产值3700多万元。将闲置废旧庭院翻新为乡村农旅餐厅,打造出“网红打卡点”荷溪苑,先后获评2024年省、市两级“美丽庭院户”荣誉称号,并作为花都区唯一入选全国妇联“美丽庭院”精品庭院候选名单。

横沙村成功引进建设600亩连片特色蓝莓种植基地,同时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未来将配合典型镇建设连片打造具有巴江特色的“一河两岸”乡村风貌。

下连珠村依托渔光互补项目,与中国华能集团、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共建,打造广东首个“碳中和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形成集研、学、产、用于一体的教育兴农示范基地,先后获评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广东省卫生村等荣誉。

国泰村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采用“科研单位+公司+农户”的模式,建设集科研生产、科普研学、科教培训、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的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样板。引入热科驿站等项目,成功打造国泰村热科蔬果等农产品手信。先后获评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等称号。

西边村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种植黑皮冬瓜、雪梨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中科园艺研究院西边蝴蝶兰基地、花都区唯一生猪屠宰场项目、广州科泰鸽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技术、高产值、绿色低碳项目,目标打造全国最大兰花培育基地、高标准现代化种鸽培育基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董业衡 耿旭静 通讯员 古能文 赤坭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董业衡 耿旭静 通讯员 古能文 赤坭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夏强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