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春秋,是无数的开发区人共同写就的一部奋斗史。他们来自经济、社会、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是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实践者和奋斗者,正因为一代代人的赓续奋斗,才推动了广州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
在这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中,医务工作者们以精湛的医术和深沉的大爱,让群众更有“医”靠。在这个故事里,“开”字头的广州开发区医院,与开发区同呼吸、共命运,其发展历程成为一段不得不讲述的佳话。
李汛,这位曾担任广州开发区医院院长的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不仅亲历医院的蓬勃发展,更以医者仁心,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健康。
心怀憧憬,携全家来广州开发区发展
广州开发区1985年在报纸上刊登了招聘人才启事,开了面向社会公开招揽人才的先河,后来成为屡试不爽的一招,在许多领域都发布公告,积极广招人才。
1996年,李汛在报纸上偶然看到广州开发区医院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的消息,内心瞬间被点燃。当时,他已是贵州一家省级医院整形外科的领军人物,但这份来自远方的召唤,依旧让他心动不已。
“报纸上提到,这家医院坐落在广州开发区这一新兴区域,背后有着南京医科大学1992年的坚实支撑,学科建设颇具实力。”李汛回忆道。借着到华南参会的机会,他来到广州参加了由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精心组织的公开招聘,并到医院一探究竟。
当时的广州开发区医院虽然规模不大,但展现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实力和蓬勃的发展朝气。大内科、大外科、急诊科等科室紧凑而有序地布局在一栋楼内,更令李汛印象深刻的是,医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
图:广州开发区医院1996年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面试答辩
“尽管医院起步规模有限,但其机制灵活、站位高远。南京医科大学不仅派遣了院长和骨干团队,还在广州本地精心选拔了18名专业人才。”李汛介绍,这18名专业人才对医院初期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18棵松”。
图:筹备广州开发区医院开业的第一批十八名员工
完成招聘流程后,李汛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并很快启程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访问学习。1997年,当他仍在异国他乡求学时,收到了广州开发区医院的录取通知。学成归国后,他毫不犹豫地直奔广州开发区医院报到。
最后让他下定决心举家搬迁到广州的,还是广州开发区当时那细致入微、贴心周到的人才服务政策。
“开发区不仅积极协助我的夫人找到新岗位,还妥善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让他顺利考入广州开发区中学。此外,他们还为我们安排了周转楼居住,彻底解决了我们的租房难题。”李汛感慨地说:“原本我还打算先让家人适应一下广州的生活,再决定是否长期留下。但没想到,孩子特别喜欢这座城市,特别喜欢广州开发区的环境。”
于是,李汛携家人安心在广州开发区扎根,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为工程师巧接断指,也为船员力保双腿
广州开发区医院(广州市黄埔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92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前身由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合办。
图:1992年广州开发区医院一期工程结束后的外景
那时,广州开发区已奠基8年,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百事(中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纷纷在此落户,许多人才纷沓而至。与此同时,由于开发区到市区距离遥远,对抢救病人非常不利。出于就近救治患者的原因,广州开发区医院应运而生,成为区内医疗保障的重要力量。
彼时的广州开发区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导,医院接诊的患者中不乏工厂受伤的青年人及外籍伤员,但伤情多以小伤小痛为主。这一度让李汛这个整形外科专家产生“无用武之地”的失落感。
“医院初创时,科室设置较为笼统,大外科、大内科兼收并治,病情种类繁多。尽管这些病情在我的专业范围内,但接诊量相对较少,每天大约30人,月接诊量约千人次,与我的专业期望存在一定落差。”李汛说。
然而,这种失落感很快便烟消云散。当时的广州开发区医院虽为一级医院,但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具备执行三级医院手术的能力。李汛作为医院引进的专家型人才,凭借其精湛的医术和流利的英语,迅速成为医院的中流砥柱。
图:20世纪90年代,李汛(中)在检查患者的手部恢复情况
他曾成功为一位在安利工作的美籍工程师进行断指再植手术。该工程师因工作不慎导致右手食指外伤断裂,血管神经肌腱受损。公司医务室人员着急之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这名工程师就近送到广州开发区医院。
该名患者的损伤情况正好和李汛的专业方向相接近。经判断后,李汛接下了这台手术,并用流利的英语告诉对方,可安心在医院治疗,最终顺利为伤者完成断指再植。“手术难度比较高,缝合血管的线比头发丝还细!”李汛介绍,对方顺利恢复后,还专程为医院送来锦旗致谢。
此外,李汛还曾挽救一名希腊籍船员的双腿。该船员在工作中被重物压伤双腿,被文冲船厂紧急送往广州开发区医院时,已因失血过多而休克。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他精心为船员进行了腿部血管的重建手术,最终成功保住了船员的双下肢。康复后,船员专门写信向医院表达谢意。
这两起成功案例不仅凸显医者仁心,也体现了广州开发区医院在应急救治和医疗服务方面的实力与担当。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医院也步入了更加辉煌的发展新阶段。
时代见证者,城市健康的守护者
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广州开发区迅速发展。1991年,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务院的批准下正式成立,荣列全国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标志着开发区踏上了高速发展的新征程。
次年,广州保税区设立于开发区西区,作为继上海、天津、大连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保税区,进一步丰富了开发区的功能内涵。
进入21世纪,2001年,广州出口加工区在广州开发区东区正式封关运行,为区域对外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2年,为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扩大对外开放,广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将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合并管理,形成国家级经济功能区“四区合一”的全新管理体制,为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开发区功能的不断升级与拓展,广州开发区医院也迎来了历史性的飞跃。2002年,医院迎来扩容,崭新的办公大楼投入使用,标志着医疗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至2005年,医院在广州东部地区的诊疗量已逐渐显现优势,创伤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科室实力日益增强,成为医院发展的亮点。
图:广州开发区医院
这一系列成就,正是广州开发区经济蓬勃发展的直接映射。回顾广州开发区40年发展历程,工业始终是开发区应对大风大浪的“顶梁柱”“定盘星”。李汛介绍,创伤外科的壮大与开发区工业的强劲发展息息相关,众多急救病患的职业损伤案例,促使医院不断加强专科医生配置与学科建设。同时,随着开发区内新家庭的不断涌现,新生儿数量增多,妇产科、儿科也得以在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壮大。
从初露锋芒到如今的四十不惑,广州开发区医院始终伴随着区域发展的浪潮奋勇前行。如今,它已成长为黄埔区最大的区属公立综合性三级医院,作为黄埔区城市医疗集团的牵头单位,服务范围广泛覆盖夏港、南岗、穗东、云埔等街道及邻近的东莞地区,惠及近四十万人口。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新医院不断落成,不仅更好地满足区域内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还通过一个个临床科研转化中心的建设,推动区内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区内医疗机构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李汛还感叹道,近年来,广州开发区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道路宽敞畅通,公共交通便捷高效,大幅提升了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绿化覆盖率不断提升,街道整洁有序,公共设施完善,为市民营造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美好环境。“平时我最喜欢的就是到附近的公园走走看看,赏花看风景!”他笑说。
展望未来,广州开发区医院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区域健康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图/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钻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