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广州荔湾区召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攻坚任务推进大会,梳理盘点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进展成效,总结交流经验做法,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在2025年如期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要求。会上,重点任务牵头部门和各街道认领了2025年重点攻坚任务书。
▍以“头号力度”攻坚“头号工程”
会议指出,省委、市委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区委以“头号力度”攻坚“头号工程”,市政道路建设日益完善,城市更新稳步推进,产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土地收储取得新进展,留用地建设开发顺利起步,固定资产投资维持较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市政道路建设日益完善。荔湾投入34.8亿元,建成、打通白鹅潭大道(新隆沙段)、南漖路等47条道路31公里;投入6.9亿元,完成光复北路等100条、48.6公里道路升级改造;停滞多年的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等项目征拆成功清零,如意坊放射线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区域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
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方面,2个国企做地新模式项目中,山村项目完成拆迁1.7万㎡,已签约195户(栋),复建安置房正在建设,年底前完成投资20亿元;坑口片区项目完成拆迁4.49万㎡,首期复建安置房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投资9.5亿元。5个旧模式城中村改造项目新开工建设7个地块14.6万㎡,完工7个地块、54.3万㎡,建成交付1960套、21万㎡安置房,完成投资约36亿元。荔湾投入4.4亿元对14个暂不改造的城中村实施综合环境整治,提质公共空间、补齐公服设施。历史文化街区和老旧小区微改造方面,泮塘五约项目入选国家城市更新优秀案例,恩宁路、逢源大街—荔湾湖项目入选住建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多宝路宝源路、光复中2个历史文化街区获得3.76亿元中央预算资金,占全国总资金七分之一;完成6个小区共100万㎡微改造,改善提升背街里巷320条,惠及群众30多万人,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产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荔湾建成项目45个、面积154.6万㎡,包含老旧物业提质增效项目33个,面积58.49万㎡,全区优质产业载体不足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土地收储取得新进展。土地整备三年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成功出让东沙国际商贸港、鹤洞汽修厂、河柳街地块,陆居路、大坦沙等重点区域储备地块完成收储。
留用地建设开发顺利起步。荔湾全面梳理、谋划33个村集体留用地项目,完善了工作机制,明确了工作措施,南漖现代产业园、东塱美满南、西塱农副产品综合交易中心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维持较高水平。今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8.37亿元,同比增长2.6%,全年投资超500亿元。2021年以来,年度投资额占全市比重逐年上升,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持续排名全市第一。
▍以建设领域攻坚带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会议强调,要提高站位、把握大局,牢固树立推动荔湾建设发展的信心决心,以建设领域攻坚带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要扎实推进土地储备出让,实施新一轮土地整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土地成片连片收储,做实做细土储专项债申报工作,加大土地招商推介,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效益。
要全力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钉钉子精神解决制约瓶颈,推动重大道路建设项目有新突破、民生项目施工质量有新提升、征地拆迁力度有新提高。
要按计划完成产业载体建设,继续落实好产业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紧盯产业载体建设责任清单,统筹推进工业厂房建设、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升级、老旧物业提质增效、产业载体招商,确保各类产业载体按期投产运营。
要稳妥有序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分类施策推进新旧两种模式城中村改造,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核心理念有序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和老旧小区微改造,切实改善人居环境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要千方百计盘活村集体留用地,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开发建设模式,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加强留用地项目前期介入、中期审查、后期监管,力争明年续建3个、新开工12个村集体留用地项目,持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载体,促进集体经济增收。
要聚精会神抓好固定资产投资,按照“续建一批、新开工一批、谋划一批”的策略,动态做好新项目谋划、储备、遴选和前期研究等工作,推动一批受制于资金、政策的滞后项目实现突破,把存量做大,把增量激活,努力实现固投任务目标。
会议号召,明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最后一年,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为全省、全市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多 通讯员:荔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董业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