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拼的是畅达
当前,广州正大力推进国铁、城际、地铁等新开工和续建项目建设,畅通城市血脉,打造高效畅达的枢纽之城。
攻克长距离下穿特大河的风险、应对岩溶地层建设车站的挑战……近日,广花城际(广州东站至花都天贵)刷新进度条,土建工程累计完成35%,为广州轨道交通建设加力提速,全力推动“轨道上的大湾区”蓝图落地。当前,广州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稳投资、拼经济,全力打造交通强市,全面强化国家中心城市门户枢纽功能。未来,广州将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
拼搏故事:
盾构机“武装到牙齿”成功下穿流溪河200米
广花城际是广州都市圈重要的南北向骨干轨道,线路长39.6公里,新建7座车站,将与地铁十八号线贯通运营。其中,白云城市中心至白方盾构井区间全长约3497米,是全线最长的区间隧道。“盾构机需下穿流溪河200米,这是隧道掘进最大的‘拦路虎’。”广州地铁建设公司第七建管部工程师沈婕介绍,隧道顶与河床底部最小垂直距离约13.2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堤坝变形、沉降。
为了化解风险,地铁建设者们将盾构机“武装到牙齿”——在刀盘上配置“楔形合金齿滚刀+刮刀复合”刀具,以适应地层掘进。盾构机内增加了膨润土填仓施工系统,采用膨润土高压填仓等辅助措施,有效提高掘进施工工效。掘进过程中,对成型隧道进行多次注浆填充,有效预防了隧道渗漏水和地面沉降情况。
广花城际铁路最长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盾构机还植入了“最强大脑”——智慧盾构系统,可实时掌控掘进情况,提高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我们实行地上、地下联动,加密了地表和洞内监测,适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和盾构机姿态,确保管片拼装质量。”中铁十一局广花城际四工区负责人蒋浩梁说。经过564天的努力,该区间于11月8日顺利贯通。
位于凤凰南路与永利路交叉口的凤凰南路站(工程暂用名),是广花城际第一座封顶的车站。该站所在的地层,岩溶见洞率高达72.1%,最大溶洞深29.4米——相当于十层楼的高度。要对这个溶洞进行处理,需注浆5.5万立方米才能将其填满——相当于约30个标准游泳池的大小。
为了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建设者们对地层交接易发生涌水涌砂部位,以及因溶洞洞高引起的长、短地连墙接缝处进行预注浆处理,成功攻克了岩溶发育地层施工的多重挑战。
凤凰南路站总长约500米,标准段宽约23米,基坑深约20米。为确保快速、安全开挖,工程建设团队在凤凰南路站220米处设置一道混凝土素墙,分隔成南北两个基坑,12台挖掘机和1台码头吊同时作业,基坑开挖和埋设地连墙施工同步推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工期节约了10%。
记者观察:
畅通城市血脉打造枢纽之城
今年5月,新开通的两条城际线路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广州最快1小时畅达佛山、东莞、惠州、肇庆。“四线”贯通后,线路客流增长明显,广肇城际佛肇段、广惠城际莞惠段日均客流同比翻倍。
“四线”贯通后,线路客流增长明显
新开通的城际铁路客流节节高,在建的城际新线工程“快马加鞭”。目前,广花、芳白、南珠(中)、广清北延、广清南延、新白广、广佛东环等多条城际铁路的建设正有力推进。
今年,广州全力打造交通强市,加速完善连接大湾区城市的高快速路网。10月开通的南中高速,广州通过南中高速的南沙联络线连接深中通道,实现与深圳、中山在伶仃洋上“牵手”,南沙至中山城区的行车时间缩短到15分钟以内、至深圳的行车时间缩短到20分钟以内。近日,正式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则进一步助力大湾区经济一体化。
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带动了人员的往来,加快了大湾区城市间的互动。城际“四线”贯通后的首个小长假,客运量连续3天创新高,单日旅客发送量达到19.7万人次,大幅刷新历史纪录。南中高速开通一个月,深圳及中山等地到访南沙的客流明显增长,南沙联络线车流量合计近60万车次,广州南沙至深圳前海跨市定制公交线路、广州南沙至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快线两条跨市线路客流量已超6万人次。
当前,广州正大力推进国铁、城际、地铁等新开工和续建项目建设,加快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等5个市政路桥项目进度,推进建设机场华南快速路二期改扩建工程、机场第二高速南段、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如意坊放射线等项目,畅通城市血脉,打造高效畅达的枢纽之城。
18号线番禺广场站
11月发布的《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3—2035年)》,明确了广州未来的时空目标: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中心城区至南沙新区、东部中心、外围综合新城30分钟互达,市域至大湾区城市60分钟互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陈虎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骆昌威、吴子良
海报/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乐怡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