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9岁的陈叔(化名)腹痛、腹胀、呕吐不止,肚子胀大如蛙腹,无法排气、排便,家人带着他紧急前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经外一科(普通外科)肛肠专业组组长梁学敏副主任中医师检查发现,陈叔出现了小肠梗阻!
“小肠梗阻?该不会是肠子出问题了吧?”检查结果把陈叔吓了一跳。然而,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发现小肠梗阻的原因不是小肠病变,而是一颗直径约5厘米的香菇被陈叔完整吞下,堵塞了肠管。经过手术,陈叔的肠道得以再次通畅。
吞下完整香菇,导致肠道“堵车”
来到医院时,陈叔顶着“蛙状腹”,痛苦不已。医生团队为他置入胃管引出粪性液,CT检查提示小肠“占位”病变导致近端肠管显著扩张、积气积液。
△患者术前CT(红圈处为香菇)
外一科(普通外科)肛肠专业组迅速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禁忌证,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实施手术治疗以解除梗阻。在手术过程中,证实是回肠堵塞造成梗阻,近端肠管积存了大量内容物,除了食物消化后形成的粪液,还夹杂很多菜梗、菜叶、笋干等未消化的粗纤维,而造成肠管“堵车”的原因是一颗直径约5厘米的完整香菇!
原来,陈叔前段时间去拔牙了,拔完后咀嚼食物不方便,吃东西只能囫囵吞枣般咽下,随后又恰巧参加了喜宴,席上鸡鸭鱼肉、瓜果菜蔬一应俱全,一颗滑溜溜的香菇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被完整吞下,在肠道里没有被消化反而经过膨胀,最终造成了阻塞。
医生建议:要专心吃饭
据梁学敏介绍,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包括肠壁内外的病变如腹腔粘连带、嵌顿疝、肿瘤等,以及肠腔内的病变如蛔虫、难以消化的食物、粪石、肿瘤等堵塞肠腔内,或是肠系膜血管病变,出现堵塞、肠管缺血、失去蠕动功能等症状。
“因为食物未经咀嚼、难以消化导致小肠梗阻,此类情况虽然相较肿瘤或腹腔粘连所致的肠梗阻而言较为少见,但也时有遇到,尤其是由于进食过多番薯等粗纤维食物,未经很好地消化,导致远端回肠梗阻,往往保守治疗无效而需手术治疗。”梁学敏提醒,细嚼慢咽、专心吃饭很重要。不仅能增加唾液分泌,加速食物中淀粉的分解,也能促进消化,提高营养素的吸收率,尤其是蛋白质、鸡蛋和碳水化合物等,还能有助于控制体重,细嚼慢咽、延长进餐时间可以给大脑提供足够多的时间来接收到饱腹信号,从而避免过量进食,继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此外,细嚼慢咽也可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还能有助于提高进食的满足感和享受感,从而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怎样才叫细嚼慢咽?梁学敏建议大家这样做:
1.增加咀嚼次数: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
2.控制用餐时间:早餐约15-20分钟,午餐和晚餐约20-30分钟;
3.专心用餐:避免边吃饭边看电视、打游戏或做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安俊停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霞虹